加入收藏 广油校报 学校主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广油要闻 > 正文

【西迁精神系列报道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访耄耋之年的广油“西迁”亲历者

时间:2019-08-02阅读次数:来源:分享到:

广油“西迁精神”是在1965年学校为配合祖国南方石油工业建设,由从繁华大都市一路西迁粤西小城茂名的过程中,生发出来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迁校以及新校建设发展历程中,虽路途漫漫,我校师生员工开拓奋进,克服种种艰难困苦,“迁人、迁物、迁思想”,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与奉献,在小东江畔披荆斩棘、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建起美丽的“油校”,筑成广油“西迁精神”丰碑。

在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及学校“西迁”西城校区之际,为进一步发掘、凝练和弘扬学校“西迁精神”,激励广大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艰苦创业,勇做“西迁精神”新传人,开创学校改革发展新局面。今年5月16日,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张清华亲自部署、亲自启动学校“西迁精神”挖掘凝练工作。党委宣传部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先后深入学校档案室,仔细查找、深入研读当时“西迁”的历史资料;邀请中国教育报、南方日报等资深媒体进校采访、挖掘凝练“西迁”精神,在南方+、南方日报先后发表了《8个二级学院秋季搬迁西城校区,三个校区鼎力开启广油二次创业新征程》《发扬“西迁精神” 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深度报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高度的反响;联合离退休处、网信中心、校友办等多个部门启动“西迁精神”采访工作,先后深入校内、市内、广州、佛山、新疆等地,并通过发送约稿函、电话采访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分批、分期采访“西迁”亲历者、见证者及“西迁”新传人,以最快的速度、尽最大的努力全力投入“西迁精神”的挖掘、凝练工作。

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前后,党委宣传部与离退休处、网信中心、校友办等部门启动了第一批采访工作,先后深入田颐慧、钟淼荣、温质文、区志奎、周子平、何庭谦、许西庆、林元俸、陈璇萍这些耄耋之年的“西迁”亲历者、见证者家中,抢救“西迁”历史,传承“西迁精神”,坚定奋斗初心。

老领导、老教授、老同志们虽已是耄耋之年,却都精神矍铄,认为此生无憾,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嘱托。

采访田颐慧

田颐慧,91岁,西迁时的化工机械老师,学校老副校长。“当时茂名的生活条件与广州相比差距确实很大,但是我们当时不太会去考虑自己的这些不习惯,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所以生活上并没有多大的影响,或者说生活上的这些不习惯很容易就克服了。”

采访钟淼荣

钟淼荣,88岁,从1950年起献身教育事业,1955年服从组织分配来校工作,1965年随校西迁到茂名。他几十年如一日,尽忠职守,殚精竭力搞好马列主义理论教学和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他严于律己、博学笃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对待学生像自己的孩子一般,深受学生爱戴。谈起54年前的岁月,钟教授依然记忆犹新,“当时我们那一代人,思想很淳朴,没有那么多想法,就是国家和党需要我们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国家需要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

采访温质文

温质文,82岁,西迁时是石油炼制的老师,当时响应学校号召,带炼制和机械班的学生到茂石化公司进行半工半读,温老师阔达的心境和爽朗的笑声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提起“西迁”记忆,温老师慷慨激昂、兴奋不已,“那时候物质很匮乏,但精神很快乐,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采访区志奎

区志奎,80岁,西迁时是工程力学的老师,机械专业的班主任,也是教研室主任,负责带机械专业学生到茂名。他动情地回忆当时学校周边的环境、学生吃住情况,“当时师生以学徒身份编入生产班组,固定岗位、固定师傅,与工人师傅同吃同住同劳动,边干边学,努力掌握专业生产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采访周子平

周子平,81岁,西迁时为学校政治指导员,周老师记忆很好,思路清晰,精神矍铄,从人到事,每一个细节他都能侃侃道来,生怕我们错过一点一滴。西迁时,他是工龄最短的老师,毕业后就留校,直到退休。他把他小心珍藏了55年的1964年广州石油学校第五届全体毕业生合影照片、毕业证书无偿捐献给学校。对于如何理解“西迁精神”,已经81岁高龄的他,专门给我们写了4页工整的稿子和一首诗,其认真的态度深深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个人。

采访何庭谦

何庭谦,85岁,西迁时在总务科工作,主要负责基建、水电、采购工作。“搬迁时,学校党委动员全校师生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坚持‘不错,不乱,不漏,不丢,不坏’,使学校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采访许西庆

许西庆,88岁,西迁时是语文老师和班主任。讲到西迁,他动情地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要求,如果时光倒流,我还会坚决拥护学校的决策。西迁精神是使命是情怀更是担当,学校的每一次搬迁,都是一次历史的进步,从来没有说越迁越糟糕的,只会越来越好,只要有条件就迁。”

采访林元俸

林元俸,80岁,西迁时是实验室的老师,作为西迁先头部队,进行水电安装等工作,“师生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比来茂名前想象到的要多得多,我们进行水电安装都是很艰苦的,没有机器,冲击钻也没有,全靠手工和人力打墙洞,打偏了就会直接打到手,有些同志把手指都打肿了。”

采访陈璇萍

陈璇萍,86岁,西迁时是政治老师和班主任,毕业时就留校工作到退休,见证了学校的几经易名和发展壮大。陈老师身体硬朗,说话麻利,精神矍铄。她清晰地跟我们回忆了当时学校及周边的建筑概况,全校师生包括领导干部都一起参加抢险抗灾、到乡镇支援农民耕种、去露天矿挖煤等一些很有纪念意义的故事。“我印象最深的事情就是那时支农抢收稻谷时稻田里有很多水蛭吸血,还有一些蛇从身边穿过,但我们都克服困难,帮助农民干活,与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到现在官渡附近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还认得我。”

经过接近一个月陆陆续续的采访,老同志们听党话跟党走,克服种种困难与艰苦、无私奉献的精神无不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从中寻找和汲取前行的力量。在今天,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西迁精神”不仅没有褪色,反而历久弥新,不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召唤力。当前是学校爬坡过坎、跨越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挖掘、凝练“西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将更加有利于为申硕、本科教学水平审核评估、西城校区建设提供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开创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新局面。


(文/图 党委宣传部)

撰稿:叶红霞    审核:孔祥龙    签发:刘国平

上一篇:【西迁精神系列报道二】马不停蹄,连续奋战,广油“西迁精神”采访队穿梭广州、佛山等地深入采访西迁亲历者

下一篇:【聚焦党代会】中国共产党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第二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