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电信学院赴粤港澳大湾区开展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专题调研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03-24 】

为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人才培养体系,3月16日至19日,电信学院副院长杨艳率队赴广州、东莞、深圳三地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由人工智能系主任雷芳,电子信息工程系主任邓向武,集成电路专业负责人朱志甫及杨建和博士组成,先后走访4所高校、1家科研院所及2家集成电路与电子信息领域龙头企业,围绕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实习就业等主题展开深度交流。

聚焦高校:共探人才培养新路径

调研组首站走进广东工业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双方就“新工科背景下集成电路和电子信息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展开研讨。双方通过对比两校《集成电路专业培养方案(2025版)》和《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方案(2025版)》,针对“专业基础课”与“微方向选修课”的设置展开深入讨论并交换意见,并就产教融合等问题开展了深入交流,提出“双循环课程体系”——前两年夯实数理与专业基础,第三年起根据学生兴趣和需要有针对性地规划课程安排,并根据办学特色和企业动态开设“石化智能传感器设计”等特色课程模块。

调研组访问了广州航海学院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双方就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和电子信息等专业的办学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制定工作展开展了深入交流,并就两校各自特色专业方向的建设展开深入讨论并交换意见。双方在“课程体系重构”、“校企协同机制”、和“集成电路专业建设”等方面充分交换了意见。

调研组随后访问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双方围绕电信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展开交流,重点探讨了课程体系优化和实验室建设经验等内容,并就智慧化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探索交流,聚焦“理论-仿真-实测”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和基于“小智校园管理系统”的实验室智能化教学管理系统应用展开了探索。

调研组进入深圳技术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与学院领导团队围绕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展开深度交流,并从学科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平台搭建与产学研相结合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唐定远教授系统介绍了学院"技术引领、跨界融合"的办学理念,重点阐述其“项目制教学-产业导师制-学科交叉机制”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杨艳副院长特别就“硕士点建设”与“双导师制硕士联合培养”等议题与对方交换意见,为我院研究生培养体系改革提供新思路。

对话科研院所:共谋基础研究与教学协同

我国是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脉冲式散裂中子源的国家。调研组访问了中国科学院中国散裂中子源,调研组参观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承研的大国重器即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脉冲式散裂中子源-中国散裂中子源、中子科学中心、南方先进光源等世界级大科学装置,认真学习领会了总书记关于“建设国际一流大科学装置”的重要指示精神,并就“科研平台反哺教学”展开讨论。科研团队提出可面向我校科研团队开放实验数据资源,助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走进企业:打通产学研最后一公里

在广州增芯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双方就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改革等方面以及实习安排、实验室建设、学生就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实习安排与学生就业等方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在广州视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调研组深入企业研发与展示区域,参观了视源电子展示的“智能化生活空间展示”,“学校-家庭联合智能学习空间”和“智慧党建学习平台”,并体验了视源电子智慧教育产品,双方就校企联合与学生培养等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

此次调研为电信学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注入新思维,为培育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提供新路径,为深化教学改革增添新动力。杨艳副院长表示:“我们将充分吸收大湾区前沿经验,加快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育人生态,为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

说明: 29170d4b21d7273f908bc7f60a35072

调研现场


撰稿:朱志甫                 审稿/审核:杨艳               签发: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