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体系改进效果


在最近一次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时发现某些毕业要求指标点存在弱项,这与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有较大关联。因此基于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中的弱项,对本专业2018级课程体系进行了必要调整,以更好地支持毕业要求薄弱项。

4.3-5 20142018版课程体系修订情况说明

课程模块

修订内容

修订依据

2014

2018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课程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

6学分/96学时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

5学分/80课时

学校整体修订

《大学英语()()()()

15学分/240学时

《大学英语读写、视听说以及英语选修课》

12学分/192学时

数学与自然科学

《大学物理》及实验,

9学分/166学时,必修

《大学物理》及实验

7学分/116学时,必修

学校整体修订

《高等数学()()

11学分/168

《高等数学()()

10学分/168

《无机及分析化学》

4.5学分/70学时

《无机化学》3学分/48学时

《分析化学及实验》,2.5学分/42学时

(1)直接评价:毕业要求11.1最低项,课程目标达成值仅为0.680.64,考虑到课程单学期任务量过高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因此对课程进行了拆分,调整为2个学期授课。

(2)信息反馈:专业教师反馈分析化学实验内容可分散入其它课程中,建议将《分析化学实验》作为课内实验,还可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

《物理化学()()

6学分/96学时

《物理化学()()

5学分/80学时

专任教师、授课教师建议与专业关联度较弱知识内容删减

工程及专业相关课程

《大学计算机》

2.5学分/36学时

《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2.5学分/48学时

(1)直接评价:毕业要求22.2的达成值最低。由于《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的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要求工具、建模、算法能力的需求,因此将更改了课程名称和课程内容;毕业要求5中要求现代工具使用能力,对于化学化工软件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化学化工软件应用》课程内容对于学生现代工具的使用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间接评价:毕业生自我评价毕业要求55.3对于现代工具使用能力有迫切需求而使得《计算机第二层次课程》具有开设的必要性。

《程序设计基础》

4学分/70学时

《计算机第二层次课程》

3学分/48学时

《工程制图》

4学分/64学时

《工程制图与CAD

4学分/64学时

信息反馈:用人单位、行业企业专家建议,专业教师建议加强学生的软件绘图能力

《电子与电工技术》

3学分/48学时

《电子与电工技术》

2学分/32学时

(1)直接评价:毕业要求11.1和毕业要求22.1在知识内容上的支撑强度不高。

(2)间接评价:毕业生反馈实际工作较少涉及该方面知识,削减电子电子电工技术学分及学时。

新增

《化工技术经济学及工程管理》

(1)间接评价:毕业要求6间接评价(毕业生和用人单位)6.1的达成值偏低,且支撑课程较少,考虑增开《化工技术经济学及工程管理》,同时支撑毕业要求1111.1。通过系统化的工程管理、技术经济核算学习,期望能更好的完成《高分子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设计)》中经济核算的薄弱环节。

(2)信息反馈:企业建议开设该类课程,毕业生、专任教师建议技术经济分析能力非常重要,支撑毕业要求11

《化工安全与环保》

学校政策要求:加强学生的安全环保意识培养很重要,加开《化工安全与环保》,提高学生的安全与环保意识,更好的支撑毕业要求67.

《塑料制品与成型模具》,2学分/32学时,必修

《塑料机械》

2学分/32学时,必修

《塑料制品与成型模具及机械》,3.5学分/56学时,必修

信息反馈:毕业生反馈塑料制品与成型模具塑料成型机械课程内容重复,建议相似内容合并,避免多头学习

《高分子化学》

4学分/64学时

《高分子化学及课程实验》

6学分/96学时

(1)直接评价:毕业要求11.3和毕业要求22.22.3如果单独计算课程目标达成值则为薄弱项。故调整《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化学实验》合并成为课内实验,按百分制给予成绩,提高其对毕业要求1和毕业要求2的贡献。

(2)信息反馈:毕业生、在校生建议,《高分子化学》课程理论性较强,建议《高分子化学实验》进行课内实验设置,便于知识理解吸收。

《高分子物理》

4学分/64 学时

《高分子物理及课程实验》

6学分/96学时

(1)直接评价:毕业要求11.3和毕业要求22.22.3如果单独计算课程目标达成值则为薄弱项。故调整《高分子物理》与《高分子物理实验》合并成为课内实验,按百分制给予成绩,提高其对毕业要求1和毕业要求2的贡献

(2)信息反馈:毕业生、在校生建议,《高分子物理》课程理论性较强,建议《高分子物理实验》进行课内实验设置,便于知识理解吸收。

《文献检索》

2学分/24学时,选修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2学分/24学生,必修

(1)直接评价:毕业要求22.3、毕业要求44.1和毕业要求1212.2内容虽然主要用到文献检索工具,但内容对应指标点的覆盖不全,因此加入科技论文写作内容,更好的实现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2)信息反馈:用人单位、行业企业专家建议,学生的论文及个人总结能力需要提高。应将论文写作加入《文献检索》中。

《仪器分析》

2学分/36学时,选修

《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

3学分/48学时

(16学时实验)

(1)直接评价:毕业要求11.4、毕业要求44.1、毕业要求55.15.3中《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均为最薄弱项,考虑到课程的难度和任务量,以及删减多余重叠课程,《仪器分析》主要由《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承担,增加课程的学时量。

(2)间接评价: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反馈的毕业要求11.4、毕业要求44.1、毕业要求55.15.3中《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均为最薄弱项,应适当调整。

(3)信息反馈:行业企业专家认为在高分子研究方法中讲授仪器分析更贴近专业,专任教师研讨通过。

工程实践

《成型加工实验》

《高分子材料综合实验》

2学分,必修

《专业实训》

2学分/必修

信息反馈:用人单位、行业企业专家建议建议增加专业实训的强度和难度,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设计能力、文稿撰写能力。

新增加

《职业素养讲座》

0.5学分/10学时

信息反馈:毕业生、行业、企业专家建议职业道德需加强培养,面试技能欠缺

创新实践周

1学分/1

(1)信息反馈:在校生、毕业生反馈需加强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

(2)其它分析:培养目标达成评价中,学生对于知识评价、职业评价、适应性评价和实践能力评价的均为80~90%之间。这类评价主要涉及到专业技能运用于产品设计、开发环节。因此可以通过更多的实践专业技能或创新能力训练环节得到更好的培养,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毕业要求123达成情况。

《专业双创训练项目》

2学分/2

《大学生创新与创业基础》

2学分/32课时



联系我们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公馆镇科创路1号   邮编:525000   版权所有: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专业认证网       粤ICP备140101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