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
石油工程专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科专业 >> 石油工程专业

石油工程专业

发布时间:2024-03-06     作者:石油工程专业教研室     浏览次数:

1、专业定位

能源是我国经济的大动脉,石油天然气作为能源的支柱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石油工程专业是以研究油气资源开发为特色的专业,是石油与天然气学科的主要支撑专业之一。其成立是适应我国能源安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建设海洋强国、国家非常规能源发展、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 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南海及广东省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的需要。

本专业是广东省唯一的“油气开采”本科专业,依托中海油东部、西部基地,面向海洋及陆地石油工程领域,具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区域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油气开采基本素质和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弘扬“铁人精神”,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打造油气开采优秀工程师。

学生毕业后可到政府规划部门、石油石化企业与城市燃气企业、跨国石油公司、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中联煤、延长石油、海陆油气田相关企业、地热开发相关企业、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与规划机构以及油田技术服务与工程施工单位,从事油气钻井与完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储层评价、油气集输等方面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经营管理、应用研究与科技开发等方面工作,就业前景好、待遇高。该专业学生可继续深造,考取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井工程、海洋油气工程、地质工程等专业和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入选2017年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重点建设学科和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建设学科,是我校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点研究方向之一。学生就业面宽,就业创业能力强,社会需求大而迫切,个人发展起点高,空间大,前景好。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海洋及陆地油气钻采和与其相关的能源产业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数理和力学基础、深厚的科学和人文素养、较强的工程实践技能,系统掌握石油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突出,具有团队协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国际化意识,能够胜任油气资源开发领域的规划、研究、设计、施工管理、技术开发与国际合作,及与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相关领域的规划、研究、设计、施工、技术服务和管理等部门从事操作、技术和管理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一流工程师、技术骨干和行业中坚力量。

3、培养规格

学制:四年

学分:170-200学分

学位:工学学士

学生毕业要求如下:

要求1,工程知识:具有本专业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掌握石油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能够用于解决石油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石油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石油工程专业领域内复杂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要求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石油工程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对石油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相关背景知识,合理分析、评价石油工程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要求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石油工程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要求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石油工程的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要求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从而发挥团队作用。

要求10,沟通:能够就石油工程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要求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石油工程的工程实践中应用。

要求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4、课程体系

石油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及其课程体系参照《矿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解读及使用指南(2020版,试行)》等文件制订。本专业遵循“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育人原则,按照“教必蕴育,育必铸灵”的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思想和提高教书育人模式自觉性工程教育理念,以教书与育人交叉、渗透、融合为总要求,构建由“产教融合‘强筋骨’课程教育体系、多维渗透‘铸灵气’素拓教育体系”组成的双体系渗透融合的全人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对学生科学思维素养、创新能力与意识的培养,强化对学生解决工程问题、工程实践与应用能力的锻造。

(1)核心课程

渗流力学、油层物理、钻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采气工程、提高采收率、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工程流体力学、地质学基础、开发地质学、油田应用化学、测井解释、地震解释、岩石力学、钻采机械。

(2) 核心项目

红色故事汇、我是时事评论员、石油文化与西迁精神、工匠精神调研行、中国文化要义、朗朗有声、油走天下、身轻体健、团体音乐/团队乐章、线性代数油田实践、油气藏地震技术项目实践、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测井方法及综合解释项目实践、酸化压裂技术项目实践、石油钻采机械项目实践、油田应用化学项目实践、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项目实践、油气田开发课程设计项目实践、油藏(气藏)开发数值模拟实用技术、试井项目实践、模拟面试等。

(3)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石油工程实验、油层物理实验、钻井课程设计、油藏工程课程设计、采油工程课程设计、石油工程软件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前沿讲座、劳动教育等。

5、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共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10人,专任教师职称、年龄结构分布合理,专业学科背景深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广东省扬帆计划引进紧缺拔尖人才3人。近年来,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厅级科技奖12项。主持、主研完成科研项目120余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部级15项;发表SCI、EI等论文5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

教授、副教授均为本科生系统教授课程,高级教师为本科生的授课率为100%。大部分教师具有企业工作背景,具有丰富的科研及实际工作经验,各主讲教师的教学测评成绩均达良好以上。本专业一直强调教学科研互动,鼓励和激励教师在搞好教学的前提下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和实践,踊跃开展科研工作,并在两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6、教学条件

(1)实验室建设及教学条件

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教学软件、硬件设施建设,改善教学条件,促进信息化、数字化教学的开展。现有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内的教学科研专业软件120套,包括油藏数值模拟、地震解释、测井解释、压裂设计、酸化酸压设计、钻井设计、管柱力学分析、腐蚀分析、井筒流动分析、注水、产能预测、抽油机系统设计、气举系统设计等软件,价值5000.0万元。实验课开课率达100%,有专门实验老师2名。

石油工程专业建成了省级研究中心、茂名市研究中心、院级研究中心、教学实验室等不同层次的实验中心。建有岩芯制备室、油层物理实验室,渗流力学实验室,石油地质基础实验室,油气田开发地质学实验室,钻井工程实验室、油田化学实验室、采油工程实验室、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模拟实验室等。购置教学和科研仪器达到105台(架),拥有煤岩/页岩含气量测试仪、等温吸附仪、煤层动态渗透率测试仪、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及开采实验装置、综合驱油装置、取芯装置、岩心切磨机、岩心洗油仪、真空压力饱和装置、热风干燥箱、油水相对渗透率测定仪(非稳态)、气水相对渗透率测定仪(非稳态)、聚合物阻力系数测定仪、静音空压机、碳酸盐含量测定、岩石比表面测定、专用储气罐、抽油机实验装置、两相垂直管流装置、井间干扰装置、压降漏斗装置、岩石可钻性测定仪、中压失水量测定仪、液体密度计、旋转粘度计(或落球粘度计)、泥饼摩擦系数测定仪、泥浆搅拌机、气体渗透率测定、岩心孔隙度测定、气体渗透率测定仪、气体孔隙度测定仪、高压油水相对渗透率测定仪、单缸恒速恒压泵、堵漏材料实验装置、十二速旋转黏度计、变频高速搅拌器(双轴)、现场钻井液分析仪器箱、数控恒温油浴锅、低速搅拌机、变频五轴滚子加热炉、高温高压单通道页岩膨胀仪、压力机、高温高压失水仪、马氏漏斗黏度计测试架、游标卡尺、地质野外实习工具、岩心流动实验仪、混相仪、恒温磁力搅拌器、原油PVT分析仪、原油PVT配样与转样仪等科研仪器设备。各实验室均有配套仪器设备,能满足常规实验教学和毕业设计(论文)所需实验条件的要求。

(2)本专业实习、实训基地

具有广西灌阳地质实习、阳春县地质公园、中海油南海西部公司实训中心、中海油海能发湛江实验中心、中海油海能发工具库、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川中油气矿、百色油田、三水油田、江苏油田徐闻作业区等实习实训基地,正在筹建校内实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