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风采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三下乡”暨“百千万工程”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2025/10/27 16:08:55      人浏览

炎炎夏日,青春力量奔赴南粤大地。为引导青年学生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深化对国家战略的理解、锤炼服务人民的本领,自7月13日起,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心组织金叶子实践团、礁石灯塔实践队、红色DNA实践队、思政艺行实践团、接“荔”拼搏实践团、益“启”兴农实践团六支队伍,共计87名师生,满怀热情地奔赴茂名化州、高州、电白、湛江徐闻以及汕头南澳等地,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服务活动。

金叶子实践团深入茂名化州、高州及市区,精准对接笪桥镇“百千万工程”项目需求。他们依托学科优势与科创成果,以“传承红色基因”、“宣讲政策理论”等五大主题为主线,在广东南路革命景区、化州柑村等红色地标,创新开展“我是小小红色讲解员”、“榕树下的微课堂”、“红绿融合辩论赛”等活动,并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特产推介与教育帮扶,成功打造了行走于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大思政课”,为“百千万工程”注入了青春动能。

C72FF

(图为金叶子实践团开展露天思政课时合照)

礁石灯塔实践队远赴湛江徐闻,以“育梦三维・和安焕兴”为主题开展服务。他们联合文法学院专家,举办了“防性侵、防辍学”普法宣讲与心理剧展演;开设了融合科学实验的防溺水安全知识课堂,提升青少年安全意识;深入养老院及街头开展反诈宣传,梳理骗局、发放海报;入户为准大学生家庭提供方言政策讲解,并在镇农业信用社设立固定咨询点;还登上海岛访谈留守儿童,关怀其身心健康。

88EAB

(礁石灯塔实践队在冬松岛调研合照)

红色DNA实践队奔赴汕头市南澳县云澳镇,致力于非遗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团队与当地政府深入交流,了解发展需求;采访村书记,探访乡村发展与非遗保护现状;与剧院老师及车鼓舞队员交流,获取专业见解与传承故事。通过开设非遗公益课堂、拍摄表演素材、制作宣传内容,有效提升了当地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对车鼓舞非遗文化的认知与兴趣。

1BC60

(图为红色DNA实践队合照)

思政艺行实践团创新采用“思政+艺术”融合育人模式,聚焦儿童群体,创作并演绎了原创防性侵情景剧,编写了朗朗上口的防性侵童谣,制作了内容详实的防性侵宣传手册,通过艺术化的形式,将严肃的自我保护知识生动传递,助力儿童安全教育和“大思政课”建设。

1B00B

(图为思政艺行实践团在化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合照)

接“荔”拼搏实践团奔赴茂名高州市大井镇木广垌村,将思政课堂延伸至荔枝林间。队员们亲身体验荔枝采摘,感受劳动价值;专访村支书,学习党建引领下的荔枝产业发展、电商助农与基层治理智慧;实地调研乡村振兴成果,深刻理解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丰富内涵。

22095

(图为接荔拼搏实践队在桂味荔枝森林公园合照)

益“启”兴农实践团前往茂名电白区澳内中心小学,开展特色支教。他们结合当地需求,开设了红色文化、物理实验、心理健康等多元课外课程,通过生动讲解、互动实验和趣味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助力综合素质提升,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教育注入青春活力。

17836

(图为益“启”兴农实践团在支教学校开营仪式合影)

本次暑期“三下乡”暨“百千万工程”社会实践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多个团队先后被中国共青团杂志、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网、中青校园、茂名日报、茂名共青团、中华公益社、中国农村网、南方PLUS、南方日报、中华网、新快报等权威媒体报道,进一步扩大了活动影响力,生动展现了马院学子服务基层、奉献社会的青春风采。

3734E

(图为金叶子实践团在中国青年网上的报道)

2F743

(图为思政艺行实践团在南方日报上的报道)

此次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化实践育人、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举措。各实践团队深入基层一线,发挥专业特长,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仅在服务奉献中锤炼了意志品质,提升了综合能力,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了坚实的青春力量。

撰稿:柯雅榕                       审稿:叶林宁                       签发:曾小梅

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