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走进历史现场 ,触摸历史脉搏:国庆日广油这堂“思政课”这样上

2025/10/02 08:32:52      人浏览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之际,马克思主义学院周汉杰副教授,组织国庆假期留校的学生代表前往高州市曹江镇珊阁村,与抗战老兵刘昭光同志进行访谈,到曹江抗日武装起义旧址参观,在特别的日子里开展了一场别样的沉浸式思政课教学。

10月1日下午,师生们带着军装、月饼等慰问品在村干部刘泳的带领下,来到刘昭光老人家中,给他送上节日的祝福与诚挚的问候。刘昭光老人今年99岁,但依然精神矍铄。他穿着师生送的军装,讲述了八十多年前怎么毅然从军、怎样保家卫国,与战友们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并肩作战、英勇抗敌的感人故事。他摸着头顶上的伤疤,讲述在防城北海的时候,如何被日本人飞机撒下的飞针扎中受伤。

送慰问品合影

教学合影1

老人的讲述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却字字千钧,将那段充满硝烟与热血的历史画卷缓缓铺陈在年轻学生的面前。“抗战精神”“民族危亡”这些词汇通过老人的讲述,瞬间有了温度和重量。

访谈结束,同学们抢着与老人合影。老人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紧紧握住学生们的手,殷切嘱托:“听党话跟党走。要用心读书,报答国家。”

已抗战老兵合照'

教学合影2

接着,师生们前往曹江抗日武装起义旧址——三杨故居。这里曾是当地抗日武装的重要活动据点,见证了“三杨”(杨麟、杨飞、杨超等革命先驱)领导群众开展抗日斗争的历史。同学们行走在旧址陈列馆里,读着文字,看着一件件由革命前辈后代捐献的文物,触摸着老旧的家具,试图在脑海中重构当年的历史现场。

抗战旧址

教学合影3

这堂“别样的思政课”,并非一次简单的慰问、参观,而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课。它让历史的见证者与新时代的传承者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同学们亲临起义旧址现场沉浸式体验。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个国庆日,他们不仅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更在历史的回响中,找到了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所应肩负使命。这堂“别样的思政课”,已然在他们心中播下了信念的种子,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红色精神已内化为砥砺前行的动力,激励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撰稿:周汉杰 郑奕创        审稿:田益民      签发:唐少莲

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