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政铸魂”展演舞台到特教校园,从融合实践到调研深耕。7月5日- 16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艺行实践团聚焦茂名“百千万工程”,奔赴多地,针对特殊教育群体,开展 “思政+艺术” 支教与调研活动,以实际行动为特殊儿童成长护航,助力乡村思政教育与文化建设。
在“思政铸魂 安全护航”法治安全文艺展演,实践团代表学校献上——自编自导自演的情景剧《护蕾行动》,用细腻的表演一层层揭示成长中隐藏的风险,更用温暖的方式呈现了司法、教育、家庭三方如何联手筑起“安全防火墙”。

图1为“思政铸魂 安全护航”法治安全文艺展演现场
在化州市特殊教育学校,以特殊儿童为主体,开启 “思政艺行·艺心护苗” 实践。活动中,“艺术疗愈+思政启蒙” 课程成为亮点。音乐课堂上,红色童谣合唱、手势舞,让孩子们在旋律中感悟红色精神,并精心打造原创防性侵童谣《安全小卫士》;美术课里,党史绘本绘制、防侵害漫画创作,将思政与安全知识融入画笔;戏剧排练厅,原创防欺凌情景剧、融合舞台剧,助力特殊儿童学会沟通。针对自闭症、听障儿童,定制绘画情绪疏导、乐器规则训练课程,帮其建立自信 。安全守护并行,编写《儿童防侵害安全手册》,通过情景模拟、触觉警示卡,让安全知识入脑入心。

图2为实践活动现场
支教之余,实践团开展特色调研。走访村落,收集师生、家长反馈,将调研成果转化为防性侵童谣、情景剧脚本等,为课程优化提供依据,推动思政教育常态化,让 “思政+艺术” 育人模式持续发光。


图3、图4为调研活动现场
在为期12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中,广油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艺行实践团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春的价值和使命担当。团队成员在实践中成长,掌握课堂管理、沟通技巧,深刻理解 “小而精” 实践的价值。这场以艺为媒的思政实践,点亮特殊儿童成长之路,也为乡村教育注入青春活力,用行动诠释 “思政+艺术” 育人担当,书写新时代青年实践答卷。
撰稿:姚丽纯 审稿:唐少莲 签发:田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