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艺术学院牵头,联合化州市教育局、化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和思政艺行团队,共同举办了“思艺相融·普特共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创新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唐少莲院长、艺术学院耿艳博士以及化州市教育局相关领导参加了活动。
活动以思政教育与艺术教育深度融合为核心,结合红色经典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舞台剧片段《红星照我向前方》节目、“漆扇”非遗手工等丰富的节目搬到了操场和教室。活动过程中,团队成员走下舞台,与特殊学生互动,以缤纷的手势舞无声地唱响红色主旋律。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100余位特殊的“主角”沉浸在爱与美的世界。在以“春天的色彩,生命的绽放”为主题的绘画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画笔感受春天的温暖与生命的活力,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与艺术素养。活动通过引导、带领特殊青少年积极参与艺术实践,实现“以文化人、以艺育人”的目标,推动了思艺相融、普特共进,探索了在特殊儿童中开展大思政课教育的创新形式,为茂名市教育公平发展注入新活力,谱写基础教育帮扶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残疾人是“特殊困难的群体”,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加强面向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多重残疾以及其他有特殊需要青少年的特殊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师生团队为残疾青少年精心准备的这一台“艺术+思政”的盛宴,感动了在场的无数人。化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李俊儒书记在致辞中动情地说,这种艺术思政的创新实践不仅让美盛放在校园,更是把爱种在孩子们的心田。

图1为送课到校的师生团队合影



图2、图3、图4为活动现场
春苗拔节时时新,春光明媚正好行。此次活动,创新了思政教育形式,使思政课更具吸引力和实效性。同时,为特殊儿童与普通学生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了普特相融,增进了理解与尊重,推动了教育公平与社会融合。
撰稿:余岱珂、姚丽纯 审稿:唐少莲 签发:田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