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专业白皮书

作者:梁柱森 时间:2024-03-01 点击数:

一、专业定位

教育技术学,是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制高点,是国家教育信息化、智能教育、在线教育建设,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的学科。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在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的基础上,于2007年新建了教育技术学专业,专业定位于面向教育信息化发展,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本专业学生就业地主要在大湾区城市以及各地市。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系统掌握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能对数字化教学环境和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设计与开发、对信息化教学过程进行设计与实施,及能引领和推动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学生能在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与管理部门、职业中学、技工学校、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等从事教育软件工程、数字教育媒体及信息技术教育等工作。

本专业毕业生毕业5年后的发展预期为:

1. 热爱教育信息化事业,专业能力过硬,创新能力突出。

具有扎实的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规律,专业能力过硬,具有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能力、智慧教育环境构建、运维和管理能力;善于用技术解决教育信息化中的问题,创新实践能力突出,能够具有各种数字媒体或教育软件的设计和开发制作的能力,能够开展基础教育的信息化教学研究。

2. 勤于学习反思,适应终身发展。

勤于学习,具有专业发展意识,适应科技发展趋势,跟踪学科发展前沿;勤于反思,勇于创新,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具备良好的教育信息化科研能力,能作为组织者或骨干有效开展团队合作,坚持终身学习和持续进步,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


三、培养规格

学制:4年

学分:160分

毕业生能够具有从事教育技术工作所需要的与本学科相关的教育学、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等知识。

毕业要求:

1.信息化知识:能够将数学、信息技术和教育理论用于解决教学信息化问题。

1.1 能系统理解数学、信息技术和教育理论并用于教学信息化问题的表述;

1.2 能够将信息技术知识和教育理论用于分析教学信息化问题

1.3 能够利用系统思维的能力,将信息技术知识用于教学信息化问题解决方案的比较与综合,并体现教育技术学领域先进的技术。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教育学和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教学信息化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 能运用教育学原理,识别和判断教学信息化问题的关键环节

2.2 能运用信息技术基本原理,借助文献研究,分析过程的影响因素,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教学信息化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 掌握产品设计与开发全周期、全流程的基本设计/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

3.2 能够进行系统流程设计,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

3.3 在设计中能够考虑公共健康与安全、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法律与伦理,以及社会与文化等制约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教育学原理并采用信息技术对教育信息化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 通过文献研究或相关方法及根据对象特征,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实验方案。

4.2 根据实验方案构建实验系统,安全地开展实验,正确地采集实验数据。

4.3 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教育信息化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包括对信息化系统的开发,测试与试运行,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 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开发语言、信息资源、开发工具和专业模拟软件,对信息化系统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

5.2 能够针对具体的教育信息化问题,通过组合、改进、二次开发等方式创造性地使用现代工具进行开发与测试,满足特定需求,并能够分析其局限性。

6.信息化与社会:能够基于教育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对社会、安全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 了解教育信息化的技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不同社会文化的影响

6.2 能分析和评价专业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影响,以及这些制约因素对教育信息化问题项目实施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教育信息化实践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 知晓和理解“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 17”

7.2 能够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专业实践的可持续性,评价产品周期中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和隐患。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教育信息化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 恪守伦理、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尊重相关国家和国际通行的法律法规。

8.2 能自觉履行对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社会责任,理解和包容多元化的社会需求。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教育学,信息科学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 能够在多学科、多样性、多形式(面对面、远程互动)的团队中与其他团队成员进行有效地、包容性地沟通与合作。

9.2 能够在团队中独立承担任务,合作开展工作,完成工程实践任务。

9.3 能够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开展工作。

10.沟通:能够就教育信息化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 能就专业问题,以口头、文稿、图表等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回应质疑,理解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交流的差异性

10.2 了解专业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10.3 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就教育信息化问题,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教育信息化项目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 掌握项目中涉及的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1.2 能在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运用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 能在最广泛的技术变革背景下,认识到自主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12.2 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对技术问题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


四、课程体系

本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分为公共课与专业课两部分,其中公开课主要有通识教育课、创新创业教育课、公共选修课。专业课由学科专业基础课必修与选修课、专业领域必修课与选修课以及实践环节构成,构建以教育信息化技术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与传统培养模式相比,明显加大力度开展实践课程,形成模块化的专业知识结构,融合教育信息化、数字媒体、信息技术教育的共性知识模块的专业特色,为学生将来从事专业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专业将根据人才培养需求及社会需求及时更新专业选修课,根据社会需求情况和学生的专长进行培养。

专业核心课程:

教育技术学导论、教育学原理、教学系统设计、学习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网络教育资源设计与开发、图形图像处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网站设计与开发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教育调查、教育实训、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教育网站设计、教学平台设计与开发、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网络教育资源设计与开发、图形图像处理综合实验、视频编辑与制作


五、师资队伍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8人,其中校级千百十1人,副教授3人,高级工程师1人,讲师3人,博士1人,在读博士2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已经占总人数的100%。绝大部分教师毕业于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具有计算机技术学科背景的教师有6人。教师积极加入学校的科研团队,参与了多套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


六、教学条件

专业现有实验室3个,实训室1个,面积638平方米,计算机及影像设备等实验室仪器214台,专业与深圳帝斯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新媒体运营实验室1个。专业目前已经在广州市、深圳市、佛山市等珠三角地区建立学生实习基地5个,产学研基地2个,其中省外建立实习基地1个。


七、培养特色

1)培养掌握教育教学特点和规律,擅长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育教学设计、校园教学管理、教育软件(平台)开发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2)培养掌握主流软件设计与开发技巧,熟悉教育教学行业,善于结合教育教学行业发展趋势或教育教学机构特点进行教育软件设计与开发、网络平台设计与开发的技术复合型人才;

3)培养熟悉媒体传播规律和心理学知识,擅长结合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进行产品精准投放与宣传的复合型人才;

4)培养掌握数字影视摄录技能、电脑动画创造技能、数字非线性编辑技能、广告创意与设计技能的技术人才;

5)通过系统学习,掌握软件开发、教育教学管理等基本技能,考取计算机或教师系列职业资格证书,掌握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教育教学管理等基本技能,考取相关系列职业资格证书。


八、就业前景

1)可以到国内外计算机科技公司及信息教育相关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开发、网站设计与开发、网站管理与维护相关工作。

2)可以到各级影视制作公司、广告公司、文化传播公司、游戏娱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新媒体运营、平面设计、影视动画制作、教学资源制作。

3)可以到教育资源中心、教育培训机构、学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教育教学管理相关工作。到企业教育训练部门, 社会教育单位从事教育训练与企业培训工作。

4)可以继续攻读教育技术学、计算机、软件工程、传播学等专业硕士学位。


Copyright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理学院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官渡二路139号科技楼   邮编:525000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