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举行数学22级师范生教育见习活动

作者: 时间:2025-03-27 点击数:

教育实习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育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的体现,是培养适应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合格教师的重要环节。理学院于3月26日举行数学22级教育见习活动。活动得到了茂名市祥和中学的大力支持。活动分2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进校观摩听课,第二阶段为专家辅导讲座。

3月26日,教育见习第一阶段活动在茂名市祥和中学讲学1厅进行,茂名市祥和中学校长杨贺、副校长廖玲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召桂、数学科组长陈炯,理学院数学系主任伍思敏、数学系副主任梁燕、数学系冯兴进等出席活动,数学系2022级117名学生及市祥和中学数学科组全体教师参加活动。活动流程分为四个环节。

吴富来老师授课现场

首先,由茂名市祥和中学吴富来老师和初一(21)班全班同学带来展示课《平行线的性质》,课题选自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2章第3节的内容。吴老师立足教材,首先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接着回顾“三线八角”的内容,然后通过让学生用量角器测量同位角的大小,再结合几何画板的动态展示,探究平行线的性质,再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平行线的性质,最后再进行课堂训练和总结。期间吴老师融合讲解逆向思考、等量代换化等数学思想,对新课标的要求理解到位,能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课标的思想,对教学策略的把握精准到位,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扎实高效,受到与会老师、学生的好评。

教而不研则浅。在随后的评课议课环节,大家各抒己见,肯定优点的同时也真诚地提出了优化建议,切实起到以研促教的效果。其中,七年级备课组老师认为本节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紧扣新课标,既兼顾“四基”、“四能”,又关注平行线性质的研究路径,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八年级备课组老师指出,学习小组合作的课堂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值得学习。九年级备课组老师指出,吴福来的课以问题来驱动课堂进入新课探究,课堂中充满了师生之间互动和活跃的气氛,即使整堂课的时长没有精确把握,导学案中有所疏漏,但不失为一堂高质量的课最后,陈炯组长做了总结评语,并给广油的学生一些关于职业发展与规划的建议。

活动第二阶段,由祥和中学张远珍老师作题为《研命题之道,探数学之路》的讲座。讲座中,张老师结合自己刚当老师的缺乏规划和所走过的弯路,向我系师范生提出要做好人生定位与规划,掌握学习方法,付出足够努力的忠告。然后张老师结合中考题命题以及各省级青年教师解题比赛中的题目,具体地进行4方面的关于命题和数学教学宝贵经验:1.从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到素养立意;2.如何科学地命制一份数学试卷;3.用命题思维优化课堂教学;4.聚焦作业设计,提升命题能力。过程中还穿插分享了个人对信息技术的使用经验。张老师的讲座接地气、有实效,让在座的师生都收到启发教育。

张远珍老师讲座

活动的尾声,数学系伍思敏主任,向祥和中学的领导、老师和同学表达了感谢,亲切寄语在座的同学们将见习所得、见习所悟做好反思和总结,为下学期的实习和就业等做好准备。

 

 

 

撰稿:伍思敏、冯兴进  审稿:肖劲森、梁燕  审批:梁根  签发:吴文衔

Copyright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理学院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官渡二路139号科技楼   邮编:525000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