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规章制度 · 学院 · 正文

学院

化学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2024/01/21 点击量:

化学学院成立于十三五计划实施的第三年年末的201811月。学院由四大基础化学教学单位和应用化学专业教学单位组成。学院成立以来,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院领导班子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体教职工努力工作,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科研实力不断增强,办学水平全面提升,办学影响力逐步扩大。“十四五”是我院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阶段,学院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为依据,总结经验,继续前进,认真制定和实施化学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学院的综合实力,推动各项事业健康、协调、持续发展。

一、“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

“十三五”时期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是广东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发展排头兵的关键阶段,是学校全面深化改革、大力实施“创新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三大战略,积极推进“创新强校工程”,努力建设石化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攻坚阶段。国家和广东省大力实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与推进智库建设、培育发展新动力与推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与实施推进“创新强校工程”,努力建设石化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等一系列战略布局和重大举措。学校紧紧抓住这些战略机遇,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动创新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为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奠定坚实基础,为国家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

201811月化学学院成立以来,学院在党的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研及社会服务、条件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十三五”预期建设目标。

(一)发展成果

1.加强党的建设,强化责任担当

1)推进主题教育,明确目标任务

“十三五”期间,化学学院严格按照校党委的要求和部署,精心制定“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开展教育学习、调查研究、检视问题等系列活动,努力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具体目标。

2落实“三会一课”,履行党建职责

学院党总支加强贯彻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把提高“三会一课”质量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求各个党支部定期召开,设计制作了“三会一课”年度进程表展板,对党支部“三会一课”工作挂牌公示,推进党组织生活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确保“三会一课”落到实处。

学院党总支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党章、《准则》《条例》,正确理解“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和“两个维护”的深刻内涵,确保主题教育学习取得实效。

3)组织党日活动,加强爱国教育

党总支组织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前往革命烈士陵园、化州革命历史纪念馆、电城严家祠开展革命历史专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坚定每一位党员的庄严承诺和崇高信仰,牢记共产党员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激发广大党员自觉坚守初心、砥砺前行、矢志报国、忠于职守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

4)加强组织建设, 强化先锋作用

学院党总支认真贯彻执行“坚持标准,健全制度,严格考核,加强培训,按程序发展”的工作方针,通过开展入党启蒙党课教育、量化考核标准、严格考核程序等渠道,稳步推进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十三五”期间,在学院党总支的引导和帮助下,成功发展两位海归双高教师为预备党员,发展两位教辅人员为入党培养对象。

党总支全面落实《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学院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达到百分之百,党支部建设质量显著提升,党支部主体作用有效发挥,党支部书“头雁效应”有力彰显。

5)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党建工作

学院党总支坚持和完善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坚持和完善党政共同负责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党政共同研究决定学院重大事项。加强制度建设,推进落实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学院岗位职责及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的制定;制定化学学院党总支分党校相关规章。

6)提高政治站位,服从学校部署

20205月,学校把疫情期间学生返校的任务安排给化学学院。作为西城校区唯一一个疫情期间学生返校的学院,领导班子深感任务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党总支组织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要求全体教职工提高政治站位,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压实责任,各尽其职,并通过各种渠道多方位多层次了解学生的诉求和舆情,多次召开班子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对学生返校工作计划进行商议和决策,力求做到学生从返校到离校每一个环节,既确保周密安排,又体现人性关怀,确保万无一失。在学院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疫情期间学生返校的政治任务。

2. 持续狠抓内涵建设,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1)人才培养特色鲜明

学院开设有应用化学(校级特色专业)和精细化工2个本科专业(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2个专科专业已于2018年不再招生),全日制在校生872人。

省级特色专业:应用化学;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物理化学、有机化学;

校级精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精细化工工艺学;

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应用大学化学课程群教学团队。

学院办学注重校企合作,在深度产教融合教育教学改革中积极推进产业学院的办学实践,相继成立了涂料及粘合剂产业学院“太尔班”、“蓝洋班”。与深圳乾延药业有限公司签约了“乾延实训班”。

教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获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第五届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近三年获得质量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三十多项。

(2)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学院现拥有校级特色专业应用化学专业,担负着学校石化下游精细化工学科的重点建设任务。建设石化下游衍生的日用化学品配方的开发技术、表面处理配方的开发技术、绿色精细化学品技术等3个学科方向。在日用化学品应用技术、表面处理应用技术、绿色精细化学品技术等领域开展研究及技术服务,为广东珠三角的地方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

3)师资队伍不断壮大

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引进了行业领域高层次学者三名。201811月,化学学院成立初期,学院有教职工67人,专任教师58人,教辅人员9人,学院有教授(正高)11人、副教授(副高)1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4专任教师中45岁以下26人,占比44.83%。截至20219月底,学院有教职工72人,专任教师45人,教辅人员23人,学院有教授(正高)13人、副教授(副高)2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5专任教师中45岁以下29人,占比64.44%。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工程”校级培养对象6人,广东省“扬帆计划”引进紧缺拔尖人才2人,广东省“扬帆计划”培养高层次人才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2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本科教学观摩赛一等奖9人,校级师德标兵2人。有1个省级特色专业应用化学,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物理化学、有机化学2门校级精品课程无机和分析化学、精细化工工艺学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应用大学化学课程群教学团队。学院形成了一支特色鲜明、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学术影响力的高质量的教学科研队伍。

4)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水平增强

在日用化学品配方的开发技术、表面处理配方的开发技术、绿色精细化学品技术等领域开展研究及技术服务,为广东珠三角的地方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近三年来,学院承担了50多项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以及市厅级等科研项目20多项,每年科研经费1000万元左右;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00多项;发表SCI论文70多篇。一批科研成果得到转化应用,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5)条件建设进一步完善

化学学院参与建设的平台有:广东省劣质油加工与油品精细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高校劣质燃料清洁转化及精细化利用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化学学院属于第一批搬迁进入西城校区的学院,现在教学实验室与科研团队实验室以及公共科研实验室的建设已基本成型。经过搬迁后,化学学院所拥有的实验室面积,不管是教学实验室还是科研实验室都有大幅提升。

(二)存在问题

学校地处欠发达地区,交通不便。“十四五”期间发展仍面临许多的挑战。

1人才培养方面

专业过于单一,培养精细化工人才的条件尚需加强。培养人才质量参差不齐。

2学科建设方面

内涵建设不够,方向凝练不够。化学学院成立之初只有应用化学一个专业,现已增设精细化工专业,但是专业数量和涵盖面还远远不够,因此学科内涵建设亟需加强

3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方面

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人才缺乏,兼具理论与应用研究的人才急缺,理论创新深度不够。服务社会能力不强,信心不足,有行动,但成效不够显著。

4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精细化工专业教师数量不足,缺乏高水平和具备工程背景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5条件建设方面

教学实验室不足,实验室建设时间紧迫,任务重。化学学院搬迁进入西城之后,虽然实验室面积有所增加,但是教学实验室面积依然不足,科研实验室的面积也短缺。实验室建设时间紧迫,任务重。用于常规的公共与专业实验教学的设备已经很陈旧,而且设备台套数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需求,急需更新换代与增加套数或购买新的设备。


二、“十四五”期间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学校建成石化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关键时期,是学校乘势而上、借势登高、实现办学层次提升的重要窗口期。

(一)十四五期间发展面临的机遇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也是广东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的关键时期。

1.目前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海南自贸区(港)等国家、省重大战略部署的实施,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和难得机遇。

2.“教育现代化2035”和“冲补强”的实施,为学校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3.国家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推动现代教育体系建设,为学校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石油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下游产业、精细化工的发展为我院的精细化工专业的建设、科研工作带来机遇。

学校新校区建设改善学院办学条件:1500亩西城新校区建设将为学院办学基本条件建设提供有利的保障。

(二)“十四五”期间发展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学科引进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并重构了各个学科方向团队,为保障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和冲补强重点学科建设任务的完成提供了坚强的保证。学校制约学科发展一个关键问题硕士学位授予权解决,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成为学校与学科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学院面临的巨大机遇和挑战

基础条件差,远离省城交通不便,建设经费有限,没有天然地理优势,建设任务繁重。化学学院“十四五”建设还面临极大的困难与挑战:茂名属于广东经济欠发达地区,且距离珠三角地区较远,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不强,引进高层次人才较为困难。已引进高层次人才还有待发挥科研引领作用。


三、“十四五”期间发展思路与主要目标

(一)发展思路

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广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术创新为核心,以服务需求为切入点,以竞争激励为突破口,以深化改革为驱动力,对接国家 “一流学科”建设计划,服务国家特别是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立足自身优势,力争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教师教育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确保如期完成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目标任务。

(二)主要目标

结合学校“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方案,针对当前学院发展的实际情况,制订如下主要目标:

1.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学生规模总体稳定、结构更

加优化、生源质量明显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开放多元,教育教学资源更加优质充实,支撑学生“追求卓越、自主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总体形成,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2.引育高端人才。师资队伍数量更加充实,结构更加合理、活力显著增强、后劲更加充足、教学科研水平显著提升,培育出国内一流的青年拔尖人才、创新团队及人才梯队。

3.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凝聚研究方向,打造优势学科方向;积极争取国家级项目、国级重点项目、500万以上横向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立项;争取获得更多有显示度的成果,如高被引论文、有影响力的成果转化和国家奖;重点建设国家级/省部级平台。

4.推动院级公共共享平台建设。建立公共实验辅助平台;推动公共平台大型仪器共享,集中管理贵重仪器,设立专职小组,建立有效可行的管理制度;配备专业的实验技术人员,对平台仪器进行专业的管理和维护。

5.全面加强党建工作,提升院级服务水平。服务于学科发展需要,学院党委要组织教师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党性修养;完善学院党建工作制度,强化党的制度建设;健全教育监督机制,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同时做好关工委、统战、工会及青年工作。

学院要加强管理,增强服务意识,发扬“团结、勤奋、实干、细致”的工作作风,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四、“十四五”期间发展目标的主要任务与措施

(一)主要任务及预期指标

1人才培养

本科专业数量由2个增加到3个,新增1个本科专业。

全日制普通在校生规模由目前800左右增加至1360人(其中应化专业960,精细化工专业400,新增设专业待十五五规划初开始招生)(见表1)。

争取新增国家级专业、教学团队、教学示范中心等质量工程项目1项,新增省级专业、精品课程、教学团队、教学示范中心、人才培养基地等质量工程项目1-2项。

争取省级教学成果奖 1项。

争取应用化学专业认证的申请能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受理。

1 化学学院人才培养十四五规划

专业

年招生计划

年在校生规模/人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班数

人数

班数

人数

班数

人数

班数

人数

班数

人数

应用化学

4

160

6

240

6

240

6

240

6

240

760

960

1040

960

960

精细化工

2

80

2

80

2

80

2

80

4

160

80

160

240

320

400

合计

6

240

8

320

8

320

8

320

10

400

840

1120

1280

1280

1360

2、学科建设

构建完善的“以工为主,精细石油化工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体系,提升学科实力,增加校级重点学科方向1个,增加校级重点专业1-2个。增加1-2个硕士学位点。

3、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

承担国家级人才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10项以上、省部级及市厅级项目20项以上,其中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或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1个、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项目1项。年科研经费达到1000万元以上,发表高水平的SCI论文60篇以上,专利授权15件上;成果转化3-5项;科技成果奖2-5项以上,省部级成果1-2项。

4、条件建设

以教育部及各专业对办学条件的要求为依据,以“安全、适用、舒适”作为实验室的建设宗旨。对应用化学、精细化工专业实验室,四大化学基础实验室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建设。对现有的仪器设备进行补充、优化与更新换代,添置部分先进仪器设备,拓展学生对硬件设备的动手能力,确保能够满足专业认证及本科评估的要求。提升实验实训、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新增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2个、省部级工程中心各2-3个、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1-2个、广东高校工程技术开发中心1-2个。

5.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

坚持“一个方向”,完善“一项制度”,推进“五大建设”,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

学院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借助学院学科、平台和师资队伍育人优势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思政要素”,把生态文明理念、爱国主义精神、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课程体系,拓展学生人文情怀、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专业科学素养,实现教书与育人互融共促。

6.体制机制改革

坚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着力完善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增强资源汇聚能力,改革资源配置机制,大幅提高学院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1)提高党建引领能力。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化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战略部署的自觉性与主动性,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水平大学道路,着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探索完善基层党组织与新兴学术组织发展的融合机制,着力强化基层党组织对学校和本单位改革发展的推动、支持与保障能力,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推动改革发展中的凝心聚力、先锋模范作用。

2)完善治理结构机制。完善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制定出台二级单位学术分委员会工作指导意见,健全学术委员会组织网络,探索跨单位、跨学科之间的学术管理与运行机制,规范学术分委员会的建设与运行,促进行政与学术分工合作、互补协调。加强民主管理,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与运行机制,推动广大师生员工围绕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和教学、科研、管理等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建言献策,强化对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生代表大会提案的结办管理。

3)健全岗位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岗位分类管理,进一步细化专业技术岗位,形成以教学为主、以科研为主、教学科研并重的教学科研岗位分类管理格局,实现教师职业多通道发展。根据岗位分类,明确受聘岗位职责要求、任务分工、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实现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健全岗位聘任制度,把承担教学任务、履行教书育人作为教师职务聘任和晋升的必要条件。完善岗位资源配置机制,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动态调整岗位结构比例,对重点学科、重点人才、重点平台和重大科研项目适当倾斜岗位资源。

(二)实现“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措施

本规划是指导学院在“十四五”期间全面建设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学院高水平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全院上下要高度重视,凝心聚力,精心谋划,明确责任,认真实施,确保各项建设目标和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力争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1.加强领导,统筹协调。成立“十四五”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学院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其他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负责“十四五”规划贯彻落实的指导、督促、检查、协调等工作,督促各系/实验室高度重视规划各项战略任务的落实。

2.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按照学院“十四五”规划的部署和要求,分管院领导带头研讨和推动落实规划内容,将任务和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单位和责任人,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同时加强协作配合,共同抓好规划的落实。

3.加强监督,强化评估。建立健全规划落实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和考核办法,定期发布规划落实的评估报告,把规划落实情况作为各单位及负责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针对“十四五”期间学院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和新任务进行充分研究,及时对“十四五”规划进行调整。


五、2035年远景规划

(一)新增2-3个本科专业,应用化学和精细化工专业入选省级或国家级一流专业。学院专业总数量达到4个以上,办学规模达到在校生2500人以上。专任教师120人以上,教职工博士学历比例超过80%。主要专业通过国家教育部工程认证。

(二)全面提升办学硬件实力,建设国家级实验室1个。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科研能力不断增强,年科研经费达到5000万元以上。

(三)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至少增加2个学术硕士点,增加1个学术博士点。在校研究生达到100人以上。


招生咨询:0668-2923508   院长信箱:848824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