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就业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招生就业 > 专业白皮书 > 正文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电子白皮书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1-12-15   浏览次数: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起源于1988年创办的环境监测专业(专科),2000年学校招收第一批本科学生,2004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21年获批专业硕士学位点。拥有《环境影响评价》、《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项、《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保设备设计与应用》省级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示范课程2项、《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项。2011年成为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2014年列入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8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入选省一流本科专业,2021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年获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得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广东分赛暨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

一、专业基本信息

1.专业定位

环境工程专业是为了满足推动区域绿色石油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而设置的专业,主要培养石油化工行业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才,契合广东省和石化行业的发展需求。

2.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立足广东省的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面向华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扎实的环境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人文素养、职业道德、法治精神、工程伦理、技术经济及创新思维等高素质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政府部门、石油化工等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环保领域的环境管理、工程设计、施工调试、环境监测、技术咨询、环保设施运行维护和技术研究等方面工作,并具备工程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能力,任职相应专业技术、管理岗位,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或管理骨干。

培养目标分解成以下5个指标点:

目标1:具有良好人文素养、职业道德、法治精神、工程伦理、技术经济和创新思维等基本素养;并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目标2:具备扎实的环境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在环境工程相关技术领域,能够进行复杂环境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

目标3:能够使用数字化、智慧化工具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充分考虑安全、法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影响因素,得到有效的方案和结论;

目标4: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一定的组织能力,能够在多元环境条件下有效沟通,协调实施环保领域的项目;

目标5: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需求与挑战。3.培养规格

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

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环境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复杂环境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4.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全校性公共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领域课、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等六个教学模块构成。

(一)核心课程:环境监测、环境微生物学、化工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与清洁生产、环境生态修复技术等。

(二)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包括下面5部分:(1)环境工程实验:包括环境工程基础实验和污染控制实验两类。其中环境工程基础实验主要包括化工原理实验、环境监测实验和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污染控制实验主要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和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实验类型包括认知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等。(2)课程设计: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和环境影响评价等课程设计。(3)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4)科研创新:具有鼓励学生开展科研创新的机制,能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取得科技创新成果。(5)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一人一题。毕业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文献综述、任务提出、方案论证、设计与计算、技术经济分析和结束语等,并附有相应的设计图纸和计算书;毕业论文内容主要包括文献综述、技术调查、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过程、结果分析、绘图和写作、结题答辩和专业文献翻译等。

5.师资队伍

专业现有教师29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4人,博士26人。近五年新增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广东省珠江学者、广东省扬帆计划高层次人才、南粤优秀教师等。专业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学缘广泛、特色鲜明、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

6.教学条件

2015年建设广东省环境与市政工程实验教学中心,2018年建设广东省石油化工污染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广东高校石油化工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2014年建设广东省石油化工资源清洁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6年建设省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省级教学科研平台。2021年立项建设“废物资源化与污染防治”和“环境与安全检测技术”广东省普通高校创新团队。

专业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2017年专业入选中美应用技术教育联盟“中美双百计划”, 是全国首批7所大学18个专业之一,“双百计划”继续改革教学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满足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人才的要求;2017年和2018年与企业(或设计院)联合开办“联塑环保订单班”和“绿日环保订单班”;建立本科生导师制,自2018级开始创办“环境创新班”,强化学生科研实践训练;院士团队开设《环境学科前沿讲座》本科生课程,实现前沿技术进课堂。继续深化校企双制合作办学和产教融合,培养的本科生开办环保公司,获得广东省挑战杯创业大赛金奖等各类奖项80余项。专业致力于实施创新型技术人才培养工程,造就一大批石油化工行业和区域发展亟需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二、其他专业相关的重要信息

1.学科发展简况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起源于1988年创办的环境监测专业,2003年入选校级重点学科,2009年成为学校申硕一级规划学科,2012年遴选为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2017年遴选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2018年获批成为学校首个广东省珠江学者设岗学科,2018年和2021年分别入选第一批和第二批“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省重点建设学科。2018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1年获批资源与环境硕士专业学位点

2.主要研究领域(方向)

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杨春平

1)水污染控制与回用

学科带头人:杨春平

方向:石化废水处理及回用、高浓度难降解废水处理、废水污染源解析与处理工艺诊断。

特色与优势:针对石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盐高浓度含油废水、含硫含酚碱性废水、高氨废水等开展资源化处理技术研发。依托广东省石油化工污染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组建了以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为核心的省级创新团队。开发了石化高浓度废水、废碱液废水、煤制氢废水等处理新技术,在中石化茂名分公司等企业实现产业化,取得显著的经济环境效益。2)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学科带头人:王素华

方向:油气开采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炼化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特色与优势:针对油气开采固体废物、炼化含油固体废物、废催化剂等固体废物开展资源化处理技术研发。依托广东省石油化工资源清洁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废物能源化工广东省科技专家工作站,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创新团队,开发的含硫危废资源化处理技术、清罐污油高品质回炼处理新技术,已在中石化中原油田和湛江东兴石化公司等企业实现转化与应用。3)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

学科带头人:孙建腾

方向:土壤污染监测预警与风险管控、土壤污染治理修复与安全利用。

特色与优势:以华南特有红壤污染控制为研究特色。依托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院士工作站、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拥有珠江学者领衔的团队,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重点研发课题,创建土壤多介质界面/多过程耦合调控技术体系,实施修复示范工程,实现成果转化。与中石化、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浙江大学共建实践基地。

3.特色与优势

学科紧密围绕国家石油化工产业、粤港澳大湾区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依托学校在石油化工污染控制方面的技术积累与学科优势,依托广东省石油化工污染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等6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院士工作站和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在水污染控制与回用、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等领域开展前沿基础研究和创新技术开发。

近年来,学科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项,其中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基面上项目7项,国基青年基金项目10项;省部级科技项目50余项。获得学科建设总经费超过1.1亿元。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申请和授权专利50余件。近5年累计培养本科生2500余人,其中80%以上留在省内工作,遍布石油化工行业和科研院校,部分毕业生入选珠江学者、担任石化企业高管,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社会影响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