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翟啸宇(指导教师:杨春平教授)在石油氧化脱硫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Molybdenum-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in ionic liquids for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of fuels at ambient temperature”为题,发表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SCI 2024 IF=10,中科院SCI双一区期刊, TOP期刊)上。翟啸宇同学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李祥老师和杨春平教授是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单位。
能源安全与高效利用是国家战略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石油中硫化合物的深度去除对减少污染、提升油品质量至关重要。然而,以噻吩类为代表的硫化物化学性质稳定,难以通过常规加氢方法有效去除。为此,操作条件温和、效率更高的氧化脱硫技术展现出显著优势,但其广泛应用的关键在于开发能突破反应速率限制并抑制副反应的高性能催化剂。
本研究成功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新型液体催化剂。该催化剂由富含活性位点的钼基金属有机框架催化剂和强极性的离子液体组成。离子液体不仅赋予催化剂良好的流动性,还进一步促进了活性位点的高度暴露,使得活性中心与反应物分子得以充分接触,从而有效加速了氧化过程中电子转移与化学键形成的核心步骤。同时,离子液体兼具多重功能:作为相转移媒介、反应介质以及硫化物氧化产物的萃取剂,显著提高了传质效率和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该液体催化剂性能优异。在室温条件下,仅需30 min,即可将含硫量为500 ppm的石油中二苯并噻吩的去除率提升至99.6%。机理研究表明,该催化剂与过氧化氢组成的催化体系主要通过单线态氧主导的非自由基路径发挥作用。正是这种独特的反应路径,赋予了该催化体系卓越的选择性。它能够在组成复杂的石油中,精准高效地去除目标含硫化合物,几乎不受其他共存烃类组分的干扰。本工作不仅开发了一种高效的氧化脱硫催化剂,其独特的液体设计与催化机制,更为高性能氧化脱硫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论文详细信息:Zhai XY#, Zou JC#, He SY, Kang JH, Li X*, Wu SH, Yang CP*. Molybdenum-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in ionic liquids for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of fuels at ambient temperature.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5, 521: 146268. https://doi.org/10.1016/j.jclepro.2025.146268
原文近期免费下载地址:https://authors.elsevier.com/a/1lV8u_LqUdOTRo
撰稿:李祥 审稿:孙建腾 审核:王素华 签发: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