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上午,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功能材料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罗行研究员应邀在材料学院A414会议室作了题为"交联聚酰亚胺电介质"的专题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材料学院吴铛副院长主持,材料学院、化学学院、化工学院的50余名博士教师及研究生参加。

罗行研究员以其深厚的研究功底,系统阐述了高性能电介质材料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报告聚焦"交联聚酰亚胺"这一新型功能材料,从其分子设计、结构调控到性能优化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他结合课题组最新的研究成果,详细分析了该类材料在储能、电介质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并特别介绍了当前研究中面临的挑战及可能的技术突破方向。在互动交流环节,现场师生踊跃提问,围绕电介质材料的制备表征方法、实际应用瓶颈等问题与罗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整场讲座气氛活跃,交流充分,展现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会后,罗教授还与我院青年骨干教师进行了座谈,就未来可能的合作方向和人才培养机制交换了意见。
作为粉末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核心成员,罗行研究员长期致力于介电材料的理论探索与应用开发。他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ESI热点论文1篇、高被引论文10篇,总引次数超过9100次。同时,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等科研项目20余项,并获得31项发明专利授权。值得一提的是,罗教授团队已有7项专利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体现了突出的产学研融合能力。
吴铛副院长在总结中指出,罗行研究员的高水平报告为我院师生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术盛宴,对推动材料科学学科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院将继续开展系列高端学术讲座活动,为师生搭建更加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学院的整体科研水平。
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拓宽了我院师生的学术视野,也为相关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学院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深化与中南大学等高水平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推进前沿领域新材料研究取得新突破。
撰稿:郑萤 初审:吴铛 复审:韩青芩 终审:李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