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欢迎光临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校友会

  •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回忆 >> 正文

    难忘的大学生活

    发布时间:2014-10-24   作者:admin   访问次数:

    不知不觉地离开母校很多年了。我一直念念不忘可爱的母校。在那里,我有过四年难忘的大学生活。

    那时候的母校,远没有今天的堂皇气派,但在我的记忆中却是别有一番美丽和神圣。校园,是极普通的校园,围墙外多是农田。从校门进去,是一条笔直的柏油路,路的两旁是一株株茂盛的椰子树,给校园装点出浓郁的南国风情。还有那许许多多不知名的绿树,把一座座建筑掩没在葱绿之中。教学楼是那栋集图书馆和课室于一身的连体楼。这座建于六十年代的大楼,外观朴实无华,但在我们的心目中,她就是一座知识的殿堂,和那些兢兢业业、鞠躬尽瘁的老师们一起,不知圆了多少学子的求学梦。

    那时候的学生,不像今日的学生。有相似的年龄、相似的经历。在我们的队伍里,大多来自各行各业的知识青年,入学时年龄最大的有30岁,最小的仅16岁。我所在的机大7801班的同学中,入学前当教师、矿工、技工、农场工人、下乡知青的就占60%。我们是打倒“四人帮”、改革招生制度后,母校为发展石油工业、加快高级专门人材的培养而招收的第一批大学本科生。在我的记忆里,同学们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十年浩劫使不少同学基础知识浅薄。拿今日人们热衷的英语科来说,当时部分同学连“ABC、”也一无所知,他们是从学26个字母开始来学习大学英语课程的。那时候大学生的生活是清苦的,每个月伙食费20元,每顿按小组分饭吃,每组一盆饭、一盆菜。不多的零花钱大多是用来买书和学习用品,似乎没有谁会有兴趣去作生活上的攀比,要比的只是读书,是学习成绩。

    为了把我们这批大学生培养好,母校为我们配备了全校最好的教师,并参照华东石油学院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为我们提供了当时能够提供的最好的教学条件。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高涨,特别是那些年纪较大的同学,由于历史原因,他们在该升学的年龄未能踏入大学之门,在工作多年之后,经过一番拼搏,才重新跨进久违的校门,所以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我们大多数同学的日历中没有星期天而只有星期七。校园的树荫下、图书馆、课室里,到处可见勤奋苦读的身影。白天读、晚上读,熄灯后仍有同学借着昏暗的路灯或手电筒在读。大家都以苦读为荣,以苦读为乐。

    那时候的课余文娱生活,不似今日这般丰富多彩。但学生会组织的体育比赛和文艺表演却时有进行。对我班来说,驰骋运动场几年,最辉煌的战绩莫过于1980年荣获学校第11届运动会学生男子组第一名,在我的相册里至今仍保留着男同学们那一刻最开心的笑容。我班爱好足球,且校内无敌手,可惜从未有过正式比赛。现在校园里司空见惯的交谊舞会,在当时却难成气候。记得1979年我班组织全校一次班级舞会,轰动了全校。舞场内,本班一 群大胆的舞盲迈着令人捧腹的舞步,伴着收录机中的舞曲起舞;舞场外,挤满了别班好奇的同学,争相目睹这前所未有的新鲜活动。那情形实在不是现时的大学生可以想象的。

    四年的苦读,为我们奠定了事业的基础。老师们的辛勤哺育,更为我们插上了奋飞的翅膀。1978年秋天,我们带着同龄人的羡慕、亲友的期望、党和人民的重托、自己对知识的渴求,走进了校园;四年后又怀着母校的期待、老师的嘱托、奋斗的欲望和对未来的向往,走进了社会。同学们在人生道路上探索着各自的奋斗轨迹。除石化企业外,海关、银行、学校、“三资”企业、国家机关,以及海外学子队伍里,都有我们机大7801班同学的身影。

    林贤宽是我班的老大哥,入学前是乡村教师,家有妻女,经济困难,但他却是天生的乐天派,学习专心,成绩突出,毕业后留校,是我们班第一位硕士研究生。

    余明谦来自海南农场,基础较差,但是他是班上最刻苦者,时间表上从无假日与娱乐。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以优良的成绩毕业,是我班的第一位高级工程师。

    陈晓文,班上的团支书,学习努力,乐于助人,良好的家庭教育及社会工作的经历,对他人品和事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我班第一位国有大型企业中的经理。

           许明,班上的“小字辈”,学习用功,思维敏捷,诚实大方,做事认真。毕业后工作几经调动,是我班第一位“三资”企业的“老板”…… 当年的同学 大多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有公司的经理,有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更多的是炼油设备的专家(包括一批研究生、高级工程师)。我们为自己的业绩而骄傲,为母校而自豪。没有母校老师们的辛勤栽培,我们何来今日的成就?我们由衷地感谢母校!(黄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