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欢迎光临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校友会

  •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回忆 >> 正文

    我与母校一起成长

    发布时间:2014-10-24   作者:admin   访问次数:

    1985年,当我决定要把教书职业进行到底的时候,我参加了成人高考,成了茂名教育学院的首届脱产进修生。

    那时候,我们全班近40个男生住在一个旧教室里,大概大家都已为人师表,虽然拥挤,倒也住得很和谐,直到快毕业的时候,才住进新建的学生宿舍楼。

    我们每天要到邻近的市十二中去借教室上课。一年后,学院首栋教学楼落成使用,我们才搬回来与八六级师弟师妹一起在新教学楼上课。

    给我们上课的老师有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陈政绍院长。他平易近人、学术水平很高,我们很喜欢听他讲课。很多老师却是当年毕业的本科生,初上讲台,板书不好,上课的技巧还比不上我们这些进修生。但他们的敬业精神很好,跟我们住在同一层楼,我们下课后可以找他们提问,直到弄懂为止。他们平时对我们的生活也关怀备至。师生关系更象是朋友关系。

    那时学院初办,百业待兴。我们在学院党委和学生科的组织和指导下,开创了学院办学史上的很多个第一:第一届团委,第一届学生会,第一个文学团体——北极光文学社,第一个艺术组织——书画沙龙等。

    当时我是学生会宣传部长,学院宣传板报里经常有我绘制的报头和插图。印象最深刻的是,我负责学生会刊物《学生报》创刊号的编辑出版工作。受条件限制,我们的《学生报》还不能铅印,靠自己动手刻蜡纸手印。车永强、梁必正等同学负责组稿改稿,我负责版设计,然后用钢板刻写。那天晚上下了自修,同学们用油墨刷印,加上报头套红色,要印三遍才成形,一直干到深夜,甭提大家有多高兴。学院党委办的邓权东老师那晚一直陪着我们,给予指导,我们很感动。

    那时候,我们很穷,男生的头发都是课后互相理的。我帮别人理发时,注意发型与各种头型相对应,受到同学们的认同,所以很多同学都找我预约理发。有时为了节省时间,他们会替我打饭,等他们打饭回来,我就理完一个发了。伙食方面,我总想节约一些,到饭堂只买米饭和青菜,不要肉类,或从家里带几个鸡蛋,必要时,往开水壶里一丢,水滚蛋熟,就是一餐最好的荤菜了。记得有一天午休,女朋友送伙食费来,我在学院门前路边简易小食店给她要了一个猪瘦肉白菜汤送饭,她吃我看,完了还是她付的钱。她现在常常提起这事,不知是教育孩子要珍惜好生活,还是挖苦我那时的寒酸。

    尽管初办的学院生活艰苦,但学院党委、学生科经常召开学生干部会议,听取学生对学院的意见,及时解决我们反映的问题,让我们有一种主人翁的感觉。学院还经常组织我们开展各种文体比赛、郊游等活动,我们同学的才华得以充分发挥,涌现出一批诸如组织能力强的黎虎强、口才优秀的陈振刚、写作才子车永强、国画能手陈冠、数学奇才江作良等拔尖学生。两年里,我获过征文比赛奖、书画比赛奖,主持过晚会,代表班级表演过节目,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实习生”、“优秀毕业学员”等。我们感到学院生活朝气蓬勃、充实有序。毕业时,学院党委书记、正副院长与团委、学生会干部一起合影,既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的鞭策,更是一种领导艺术。

    两年的教育学院学习,我学到了学科以外的东西更多,为日后走上职业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毕业5年,我经历了从一般老师到教研组长、教导主任的成长历程,被县政府记功2次,并被评为茂名市优秀教师。1994年,我的事迹被省高教局编入——广东省成人高等教育优秀毕业生业绩选《无愧时代使命的人们》一书,成为茂名教育学院几千名优秀毕业生中的唯一代表。1995年,我被评为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1997年考取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本科函授。1998年正式执掌一所中学,管理绩效显著,被评为茂名市优秀校长。2001年受命创办电白县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受到原广东省委书记林若、省委副书记蔡东士、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林雄等省委领导和茂名市委主要领导的肯定。所有这些,完全得益于当年学院领导和老师们的艰苦奋斗精神和务实作风的熏陶。(刘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