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欢迎光临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校友会

  •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回忆 >> 正文

    学校教育工作的几点回忆

    发布时间:2014-10-24   作者:admin   访问次数:

    1956年到1978年,我在广东石油学校工作了二十二年,其间大部分时间分管教学工作。有几件事深深印入我的脑海里,事隔多年仍记忆犹新,回味无穷。

    自力更生  劳动建校

    学校领导和师生员工共同参加建校劳动,这是我校从建校以来就形成的好传统。在广州时大规模的抢运木材、扩建机械厂和创办小型炼油厂,在迁校茂名后,改建中平房和白手起家建设再生润滑油厂等,都是突出的例子。

    1958年秋,部分师生从怀集县搞到一批木材,扎排顺西江直放广州石牌村。该村离学校几公里。为了把这几百方的木材及时运回学校,动员了全校师生日夜搬运。那粗大的原木在江中长期浸泡后又重又滑。两人抬着一根百多斤的大杉木,深夜奔走在崎岖的山岗小路上,中途不能休息,只能两人密切配合,同时把木材从头顶上绕过换个肩,一口气走到目的地。大家浑身上下满是泥浆和汗水。虽然很累,但谁都不叫苦,反而有说有笑。由于大家干劲十足,没几天就把木材搬回了学校。学校利用这批木材扩建了机械厂和宿舍,还做了一批办公桌椅和木床,解决了燃眉之急,也节约了一大笔经费。

    1965年迁校茂名,师生们也充当搬运工。在改善中平房时,要拆除旧平房,学校组织了“大兵团”作战,师生员工积极参加,有的拆,有的运,把拆下的砖瓦、门窗、木料都堆放整齐,不仅很快清理了场地,而且很好地保存了旧料,可以重新使用。

    劳动建校,不仅节省了经费,创造了物质财富,而且培养了劳动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了热爱学校的感情,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凝聚力,这是最宝贵的。

    下乡支农  与农民“三同”

    1964年开始,我校把组织学生下乡支农、与农民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作为思想教育和毕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广州时,曾组织毕业生到花县炭步公社参加夏收夏种。迁校茂名后,曾多次组织学生到新坡、高山、金圹、袂花、鳌头等公社支农学农。

    在下乡支农学农过程中,师生与农民饮的是同一井水,住的是同样的茅棚土屋,吃的是稀粥加咸瓜、咸萝卜干,干的是车水、插秧、割稻、挑大粪及重活脏活。白天,烈日当空,师生们站在水田里弯着腰,手不停地插秧,晚上躺在木板上骨头象散了架似的。当时有一首这样的歌谣:“赤日炎炎似火烧,皮肤差点被晒焦;师生田中忙抢插,汗流浃背累断腰”。这是昔日师生下乡艰苦劳作的真实写照。

    生活虽然如此艰苦,劳动虽然如此繁重,但师生们有着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没有人喊苦叫累的。而且,每天出工前,大家都坚持为住户挑水、扫地,主动与住户沟通思想感情。农民对我们也很关心,不但手把手地教我们农活,而且想方设法改善我们的伙食。有的把从河里捉来的虾,把从地里捡到的花生拿来给我们加菜;有的把原来准备拿去墟上换钱用的新鲜蔬菜和鸭蛋留下来给我们加菜。晚上乘凉时,与农民在一起聊天,促膝畅谈,从中了解到中国国情,农村的落后,农民的困苦,从而激发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1965年石油部教育处曾对部属几所中专的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厂方对我校毕业生的思想觉悟、工作态度及与工人相结合等方面,反映比较好。应当说,这与我校学生在校时曾下乡下厂,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与锻炼是分不开的。

    下厂学工  半工半读

    1965年刘少奇提出全日制和半工半读两种教育制度并举。全国石油系统院校对此闻风而动。我校正值迁校茂名,便抓住这一机遇,一边迁校,一边组织部分师生作为先头部队,到茂名石油工业公司试行半工半读。

    我和赖维汉同志负责领队,一同去的还有许西庆、钟淼荣、王靖、吴儆苏、陆慧娴、张焕然、龙家富、张锡鹏、张品能、区志荃、朱耘青、汪曼丽、沈福星、李希俊等20多位老师。我们带着63级炼机和炼制两个专业 四个班的学生,分别茂油公司炼制车间和成品车间、工程队检修车间及机修厂进行半工半读。除在机修厂的师生外,其余师生均住在河西一个废水泥厂的几间破房子里,吃饭则在厂内饭堂。

    这次试点的核心是边干边学,目标是使学生顶岗生产。油品洗涤精制和氧化沥青装置都是炼油过程中较简单的生产装置,工程队当时承担制造油罐、援越抗美的任务,机修厂生产连续性不强。这些单位的领导对我们搞试点都很支持。所有这些都为我们实现目标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实施半工半读计划过程中,我们采取固定班组,签订师徒合同的方法。除党团组织生活外,师生和工人师傅一起参加生产及其他活动。炼制专业的师生还跟着工人一起三班倒。学习方式主要是向工人师傅学习,向生产实际学习,集中交流学习心得,互相促进提高。由于目标明确,方法对头,学生积极主动,所以效果很好。例如,按岗位汇总包括生产流程、操作、设备、质量、安全等方面内容的问题集,交班时同学们相互问一题,答一题,使大家既深入了解一个特殊的岗位,又能举一反三,较广泛地了解其他生产岗位,初步掌握整个车间的生产知识。还有岗位练兵,进行操作比赛等,促进大家练好基本功。还举行一些内容丰富、饶有趣味的思想交流。

    在思想作风培养上,我们提倡向工人阶级学习,向解放军学习的口号。那时在“河西劳动队”住的几个班学生,每天早上起床哨声响后没几分钟,就能以班组为单位集合起来,清点人数,排着队伍,喊着口号,唱着歌儿上班去,引起行人的注目与赞扬。在工厂内,师生们抢着干重活、脏活。工余时间主动搞好车间内外的卫生。此外,大家还轮流下饭堂帮厨。

    下厂虽然十分紧张,但坚持了业余时间开展文体活动。我们经常组织学生与工人师傅进行球赛,还在“三万七”俱乐部举办了长达两个小时的文艺晚会,节目全由四个班的师生负责,与会的石油工人干部都一致称赞晚会的成功。

    在这次试点中,带队老师的为人师表作用发挥得很出色,相当部分老师把只有三四岁的小孩扔在广州那么远的地方,只身来到茂名炼厂与学生一起摸爬滚打,抛弃私心杂念,全身心投入。他们团结一致,以身作则,千方百计为学生做好各种教育与服务工作。

    这次试点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使学生达到了积极主动地学习的境地。他们在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实践,深入了解某一经典的生产过程,然后进一步结合理论学习,掌握较全面的知识,大大提高了求知的本领。同学们不同程度地参与了岗位的生产劳动,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例如,下成品车间氧化沥青工段的同学,顶岗独立操作了几个班次,生产安全和稳定,工厂很满意。

    这次试点是一次是一次有益的教改尝试。它从教育体制、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都进行了探索,较好地解决了理论脱离实际这一老大难问题,开拓了一条厂校密切合作,灵活有效地培养应用型石化建设人才的新路。(孙慰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