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欢迎光临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校友会

  •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回忆 >> 正文

    化机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回顾

    发布时间:2014-10-24   作者:admin   访问次数:

     我们学校于1965年暑假从广州迁来茂名,不久便开始了“文化大革命”。原有的水力学实验室长期未加修复。1970年学校恢复招生后,我们在校党委的领导下,群策群力,自力更生修建了机泵检修、机泵性能、水力学、仪表、应力测定和探伤等实验室,可作十九个实验项目,初步适应了专业课的教学需要。为了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我们主要采取了三大措施。

    (一)从思想上分清是非界限,重视实验室的改造和建设

    有一段时间,由于受到极“左”思潮的影响,有的同志对实验室的作用认识不足,片面认为参加工厂生产可以代替实验室的实验,甚至把原有的实验仪器设备列入多余的物资处理。这种做法不仅削弱了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而且影响了基础理论教学。例如:讲《水力学》,没有实验,上课几周后,学生还是弄不通理论概念,对什么是压头、层流、湍流、性能曲线等等都感到很抽象,教学效果不好。后来,我们在讲机泵的原理一课时,做了机泵拆装实验,弥补了生产现场只能看,不能动手拆装的缺陷,学生反映良好。通过这个事例的分析,使大家进一步认识到在特定的条件下,借助仪器对某一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理论概念,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大家把修建实验室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积极想办法,出主意,出大力,流大汗。

    (二)紧密结合教学和生产的实际需要,改建实验室

    我们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石油化工机械生产的实际,力求把实验室办成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校内基地。例如:机泵检修是化工机械工人的基本功,我们一面结合教学,带领学生到茂名炼油厂参加检修实验,让学生对二十多台常用机泵亲自动手拆装,使学生加深理解机泵的结构,训练检修技能。在修建实验室的过程中,还重视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例如:“探伤实验”,虽然专业课教学大纲没有这个要求,但经调查,我们了解到现场生产急需对仪器、机械进行“探伤”,我们就积极修复了手提式的和落地式的磁力探伤仪,以及超声波探伤仪等,以帮助学生掌握探伤的基本原理和技能。又如“动平衡调整”是生产中的常见课题,过去生产上是由高级技工担任,教学上也只要求中专学生了解概念,不要求掌握调整技能。在教学改革中,我们作了专题研究,大胆改革,把茂名石油公司工程队老工人解决石油催化裂化装置的“三机”(主风机、增压鼓风机、气体压缩机)动平衡调整的土设备,应用到教学和实验中来,仿制了一套有关“动平衡调整”的实验设备。

    (三)自力更生,修旧利废,勤俭建设实验室

    我们本着勤俭办一切事业的精神,在修建实验室中,全体教师都参加了车、钳、铆、焊、管等各类工种的劳动,整个基建工作做到自己设计、自己施工。对原材料、仪器设备不足的困难,我们通过挖掘潜力来解决。主要办法有:一是发扬“捡破烂”精神,修旧利废。例如缺少静压力及重度测定的升降水罐,我们便把捡来的一个漏底的破桶,给它补上底面便用上了;二是充分利用原有的仪器设备,自己动手更换了水力学的雷诺实验装置的设备,还重新安装了离心机、压缩机和水泵,解决了石油化工厂常用机械的实验设备;三是做到物尽其用,我们改造了管路阻力实验装置,使管路阻力、机泵性能和仪表三个实验合成了一个装置,节省了设备材料,可供仪表、过程设备和化机专业课三门课程共用。

    化机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贯彻了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和自力更生、勤俭办学的精神,是值得发扬的。(田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