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政专业

一、 专业基本信息

本专业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办的唯一本科专业。2020年恢复招收本专业本科生,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

(一)专业定位

本专业属于师范教育类专业,专业的办学定位是“四地”,即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打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园地、马克思主义人才培养的高地、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基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阵地。依据新时代中学教育发展对思政专业人才的要求,本专业立足粤西地区、服务广东、辐射华南,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较广的国际视野、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和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能胜任中学思政课教学、班级管理、教学研究工作的高素质思政课教师。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思想素养、人文情怀、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为着力点,致力于培养政治坚定、品德高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和宣传等方面的应用性人才。重点培养学生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宽广的专业学术视野、深厚的哲学人文素养和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毕业后能胜任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宣传、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充满灵性的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规格

(一)学制学分

本专业采用四年学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正式课程总学分155学分,非正式课程36学时,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二)知识要求

本专业注重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养,开设课程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法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涵盖面广,重点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注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规格

本专业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了特色明显、运行良好、“立体喷灌+精准滴灌”深度融合的育人体系,形成了“一二三”(突出一个目标、构建两个平台、打造三个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的具体内容是:突出培养以思想素养、人文情怀、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为着力点的,有“灵性”的时代新人为目标;构建创新创业的“孵化器”和素养提升的“健身馆”两个平台,培养以“一对N”的学生成长导师模式、“3+1”的校地合作培养模式和“结果导向”的学习产出教育模式作为特色的,具有马克思主义“本性”的时代新人。

四、课程体系

本专业课程体系采用“类别+模块”的形式进行设置,主要包括公共课、通识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类别,每个类别中分别设置不同的模块课程。其中,属于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政治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逻辑学、法学概论等。属于本专业实践类的课程有:军事训练、教学板书、学年论文、创新实践周、微格教学、专业认识实习、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

五、师资队伍

马克思主义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100余人。专职教师中有正、副教授38人,博士33人,拥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广东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广东省优青计划入选者、广东省青年文化英才、广东省“三八红旗手”、广东省优秀指导老师、茂名市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茂名市优秀教师、市“三八红旗手”、学校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等各类优秀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7人,其中1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授3人,副教授5人,专业涵盖哲学、政治学、管理学、党史、法学等学科门类,专业教师年龄、职称、知识结构整体上比较合理。另外,本专业还特聘长江学者、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刘建军教授担任专业办学顾问,聘请多位拥有丰富经验的中小学“双师型”教师担任专业兼职教授。

六、办学条件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是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建设单位之一,全校共有官渡、光华和西城三个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位于官渡校区,思政专业目前拥有的教学设施有普通教室、虚拟仿真思政课体验教学中心、省级教师教学示范性基地、多媒体教室、学生实训室、专业阅读室、学生活动室、教育实习基地等,这些设施为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七、其他专业相关的重要信息

本专业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平台,整合省级示范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等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学院独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师资队伍优势,勇于创新,大胆突破传统的办学模式,采用”一对N”的学生成长导师模式,“3+1”的校地合作培养模式,“结果导向”的学习产出教育模式,致力于培养面向广东,辐射华南的未来思政课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