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欢迎光临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校友会

  •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正文

    扎根农村教育 创造骄人业绩——记我校1992届校友、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茂名市名校长庞伟金

    发布时间:2014-10-10   作者:admin   访问次数:

          1992年,庞伟金从茂名教育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化州市西部山区农村中学——新安中学任教。先后担任团委书记、政教主任、副校长,2001年至今任校长。他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凭着对山区的热爱,以忘我的境界,不屈不挠的毅力,矢志不渝地把满腔的热血都挥洒在新安这块热土上。在他任校长的八年里,新安中学实现了五大变化。从这五大变化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一位农村中学教育管理者的骄人成绩。

    高瞻远瞩,“荒园”变“花园”

     校园建设和改造,是庞校长上任烧的“第一把火”。因为在他心坎里,一直隐藏着一种无法挥去的痛──“遍地黄土,荒草丛生,房屋破旧”是八年前校园的写照,许多教师因为不能忍受“黄泥缚脚腿沉重,沙尘扑面脸凝霜”的恶劣环境而纷纷调离或下海经商,当年和庞校长一起分配来的其他老师都离开了该校。看着人才一个个溜走,他感到非常痛心。为了唤起更多有志者加入到改变山区教育的行列中来,他把在城里工作的妻子和读书的儿子转到了新安,以实际行动去感召其他教师,让教师安心在该校工作。

     “环境留人!”庞校长果断地作出了决定。在建校资金不足的困境面前,他确立了“资金不足人力补”的建校理念。为了争时间、抢效率,他带领全体师生员工运松土、搬淤泥、平地基、挖沃土、积基肥、种树木、植草被,赤足挥汗,顶风冒雨,整整奋斗了三年……昔日破落的校园,变成了园林式的校园。该校2004年被评为“茂名市美丽校园”,2005年被评为“茂名市一级学校”和“中小学校校园建设的样板工程”。

     优美的环境,良好的设施,为学校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从当初的“环境留人”,到现在的“环境育人”,新安中学实现了第二次飞跃,取得了双赢。“四季景色尽不同,一草一木总关情”,其中的辛酸难以形容,从中我们读懂了一位农村中学校长,带领全体师生员工艰苦创业和率先垂范的高尚品格。

    运筹帷幄,“小校”变“大校”

      “知识的匮乏才是最可怕的贫穷,我要让这些学生直面贫穷,学会用知识支撑人生。”── 这是庞校长的肺腑之言。

     八年前,因学校设施陈旧,教学质量差,导致许多学生失学或转学,“普九”工作举步维艰。当时,在校学生只有1401人,其中高中生仅存123人。

     强烈的责感任和使命感,促使庞校长和班子成员作出了扩校的决定。校园面积要扩大,校容要改观,室场要完善,设备要添置等等,都需要大批资金。他与同事们劳碌奔波,积极争取新安镇党委政府和化州茂名两级市教育局的支持,并与镇委书记、镇长一起,不辞劳苦到广州、深圳、东莞、海南等地,说服新安籍在外地经商或搞建筑已富起来的父老乡亲们支持家乡教育事业,共筹集了700多万元资金,分别建起了科学实验大楼、教工宿舍楼、学生宿舍楼、学生饭堂等。其中仅用五个月时间,一幢5000多平方米的科学实验大楼就顺利竣工,楼内设36个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电脑室、语音室、音乐室、美术室、劳技制作室、阅览室等功能室皆配套齐全。这提升了学校的品位,为师生营造了一个更加完善的教学生活环境。在校学生人数直线上升,现在校学生总人数已达3874人,其中高中生达1894人。在镇党委、政府和群众的支持下,校园面积从原来的57亩扩展到现在的169亩。新安中学发展史上又一个奇迹!革命老区的孩子们看到了希望!

    改革创新,“荒地”变“乐园”

     “智慧和勇气是教育创新的源泉。”——这是庞校长工作的座佑铭。正因为他对教育的深遂认识,使他增添了一股敢为人先的改革勇气,将工作中的不可能变为可能,将可能变为现实。

     当初庞校长到杂草丛生的荒洼上踩点、观察,作出搬迁扩建学校养猪场的决定,部分教师想不通,认为校长“不务正业”。但他努力排解了非议,将猪场建成投产。到今天,学校边缘那30多亩的荒地,已变成了年养猪量近2000头和年产蔬菜约20万斤的勤工俭学基地,成为扶持特困师生、服务学校、服务教育的有力保障,成为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服务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师生乐园。这开创了“新时期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篇章,成为全省中小学校勤工俭学的最大亮点。2007425-26日,该校成功地协助省教育厅举办了“广东省勤工俭学和后勤产业管理现场会”,该校的勤工俭学模式和经济效益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省教育厅将该校定为“广东省勤工俭学和后勤产业管理示范学校”。湛江市、肇庆市、江门市、云浮市、揭阳市等13个教育行政部门、72所省内外兄弟学校纷纷前往取经。200712月、20088月,庞校长被广东省教育厅邀请出席分别在江西省南昌市、吉林省长春市举办的“全国勤工俭学和后勤产业管理研讨会”,该校的勤工俭学模式和管理水平得到全国各省区代表的肯定。

    人文关怀,校园变家园

     环境变了,设备齐了,学生多了,质量提高了,但庞校长并不满足。他深深懂得,要留住师生,首先要留住他们的“心”。

     每学年新教师报到,他总要安排专人接待,安排好住房,使他们觉得学校就像家一样温暖。关心青年教师业务技能的提高,关心他们的终身大事,经他夫妻穿针引线,本校30多对青年男女教师结成了幸福的伴侣; 每逢重大节日,邀请退休教师返校叙旧,组织他们重阳远游……使他们老有所乐。凡女教师怀孕分娩,及时减轻其工作量,并送上慰问金;教职工生日,嘱咐工会为他们送上生日礼物和祝福;教师或其家属生病住院,庞校长对他们亲切关怀,都前往探望,或叮嘱工会组织专人探病送暖,并依病情给予经济资助。八年来,为患癌症和患重病的三位教师支付了约50万元;为四位青年特困教师及其患病家属支付了约8万元。人文关怀,服务教师的举措,使教师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和理解。他们感恩于领导,感恩于同事,感恩于学校,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并感化和带动了广大师生努力工作与学习。

     新安是粤西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缓慢,个别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这深深地刺痛庞校长那敏感的教育神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帮助,使学生顺利完成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学业,庞校长认为这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尽管学校经济运作也有困难,庞校长和他的领导班子仍果断地作出为贫困学生减免学杂费的决定。从勤工俭学收益中,每年拨出超过10万元的专项资金奖教奖学,并制订了一系列人性化的措施,如为毕业班学生设置开饭专窗免费加菜,为高考体育艺术生免费补充营养,为毕业生免费搞毕业聚餐,为到校参加家长会的家长提供来回车费补助、免费午餐等。八年来,共补助特困学生学杂费1995人次,补助伙食费508人次,补助学生及其家长车费4200人次,共款约92万元。其中受助学生考上大学1044人、考上重点中学92人。

     人文关怀,情暖人心。师生在这里找到“家”的归属感,将自己深深融入这个温暖的大家园。八年来,除了上级提拔的个别教师调动之外,其他教师都乐于在新安中学耕耘,默默奉献。

    特色办学,“弱校”变“名校”

     “思路决定出路。” 20018月,庞伟金上任校长,就确立了“以人为本,打造品牌,特色办学,和谐发展”的思路,与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师生员工,努力拼搏,逐步实现了“一学期一小变,一学年一中变,三学年一大变,五学年创名校”的发展目标。新安中学以鲜明的办学特色和较高水平的办学质量,打造了“广东省勤工俭学和后勤产业管理示范基地”、“茂名市中学校长培训实践基地”、“茂名市朝阳读书活动示范学校”、“茂名市中小学校园建设样板工程”、“茂名市美丽校园”、“茂名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等多个品牌,被评为广东省“第一批合格职业高中”、“安全文明学校”,“茂名市一级学校”,连续八年获得茂名市“最佳安全文明示范小区”、“普法先进单位”、“红旗团委”,化州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信赖和支持。

     新安中学地处边远山区,交通不便,招生困难,生源质量差。近八年来,中考高考成绩却年年攀升:中考,上茂一中、化一中等重点中学人数,稳居化州市36所中学的前五名,多次摘取了化州市中考单科状元。高考,省专以上上线率稳居化州市前三名,其中职高类高考稳居茂名市同类学校前三名。化州市、茂名市教育局领导经常感慨地谈起同一个话题:“管理出成效永远是真理,新安中学‘四五流的学生’,却考出‘一二流的水平’,就是最好的证明!”

     教学质量的飞跃,实现了学校“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管理目标,为学生升学、成才、就业提供了更广宽的空间,展现了教育雕琢的神奇力量。从中也体现了庞校长的运筹帷幄、科学管理的卓越才华。

     “校长我不可能做一辈子,教书才是我的本行。三尺讲坛是我的追求,也是我人生最好的享受。”这是庞伟金校长对自身角色的诠释和定位。17年来,他一直坚持站在教学第一线,并演绎了课堂的精彩。

     尽管行政事务繁重,庞校长始终坚持担任高中一个教学班的语文课。他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了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育教学业绩显著:

     2004年,他所教的学生彭秋燕以813分的成绩,获职高类高考语文全省第七名、茂名市第一名。2005年,他所教的学生陈冠蓉以814分的成绩,获职高类高考语文科全省第四名、茂名市第一名,并有13人排名在全省语文单科前100名内。2006年,他执教学校复办普通高中第一届毕业班,学生语文单科平均分531分,居化州市第三位。2007年高考,他任教的两班普中学生128人,平均分96.2分,居化州市第二位。2008年高考,他任教的班60人参试,平均分97.4分,居化州市第二位。

     庞伟金坚持教研教改工作,总结出“激发兴趣   ——自学探索——点拨重难点——练习巩固——加深求新”的教学模式,得到化州茂名两级市教研室的高度好评,在全市推广并取得阶段性效果。2003年108日,他被化州市教育局聘为“化州市中学语文科教研带头人”。

     他执教的高中课例:《荆轲刺秦王》、《六国论》、《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得体》、《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等4个,获化州市优秀课例一等奖。他撰写的教学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重视“朗读”的意义及其实践》和《浅谈作文教学中的仿写》,发表在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浅谈写作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大语文教育有利于写作教学生活化》获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国家级)论文评比一等奖,《浅谈写作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能力》被广东省教育学会评为优秀论文二等奖;《欲向课堂要质量,读字环节要突出》等27篇教学论文和《浅谈转化个性生的意义及其实践》等9篇德育论文,分别获各级优秀论文评选一、二等奖。他撰写的管理论文《大力开展勤工俭学  推进学校整体发展》,发表在中国教育学会勤工俭学研究会主办的《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第3期上,还有《笨鸟先飞  天道酬勤》、《创造特色  和谐育人  在困境中崛起》等4篇在化州市、茂名市教育管理研讨会上宣读交流。

     他主持的科研课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生活化有效作文教学探究》被评为“优秀课题”。20084月,他申请立项了中央教科所课题《新课改理念下农村中学“听、说、读、写”校本教研实践研究》;20093月,申请立项了广东省教育厅课题《农村中学班主任“培优转差”成功教育个案研究》。在以上课题实验中,均担任主持人,带动了学校和全市教学教研工作的开展。

     每一张荣誉证书,都渗透了庞伟金辛勤拼搏的汗水;每一张荣誉证书,都诠释了这位农村教育工作者自强不息、奋勇争先的秉性。

     一路走来,庞伟金洒满了艰辛的汗水,但党和政府也给予他充分的肯定:他先后被评为“化州县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化州市普教系统优秀教师”、“化州市文明校长”、“化州市优秀校长”、“茂名市普教系统优秀校长”,“化州市十大杰出教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茂名市首批基础教育系统名校长”、“广东省朝阳读书活动先进个人”、“茂名市管第六批优秀专家和拔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