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张清华做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湾区之声《“港”清楚》栏目,围绕“大湾区高校发挥优势,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主题谈思考和举措。
以下是节目访谈内容。
主持人:张校长您好,我们了解到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是华南地区唯一一家的石油化工特色高校,是这样吗?
张清华:到今年我们学校办学已经70年了,其实我们通常说是华南地区唯一的一所以石油化工为特色的高校,但是它的范围更广的是整个长江流域以南,也只有我们这个学校。
主持人:说起石油化工,很多人都觉得可能离自己的生活比较远或者不大熟悉。
张清华:你说的太对了,普通的老百姓可能讲到石油石化产业的话,感觉到是比较遥远的,其实石油化工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石油化工产品,特别是我们现在要抢占科技的一些制高点,特别是在一些新材料新能源这一块,其实跟石油化工它也是密切相关的。
主持人:石油化工是一个庞大的领域,咱们学校主攻的方向是什么呢?
张清华:一直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那么我们一直紧跟石油化工产业发展需求来从事我们的科研工作。比如说用重质劣质油的话,在提炼的过程之中,那么我们就要注重它的绿色转化,它的生产的工艺里边,怎么样能够把重质劣质油生产汽柴油过程之中尽量减少污染,尽量提高效率,尽量生产出优质的汽柴油。这里我们就用到了很多绿色转化的一些技术。比如我们石油化工企业的运行安全至关重要,石油化工的产业或者说它的工厂的运行,离不开动设备和静设备来作为支撑。动设备和静设备,如果在生产的过程之中出现了故障,出现了不可避免的一些失效,那么我们要及时地捕捉这些信息,捕捉这些信息的同时,我们要及时告知用户,也就是说我们要对原来的所谓的这种定期维修制度,要变成能够科学、准确、预知的一种维修,这样的话就使得我们整个石化企业的生产能够安全高效的进行。我们学校科研团队也结合石化装备的安全,潜心20多年在攻关,我们也取得了一系列国际先进和国际领先的技术成果。
主持人:现在如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那壮大新质生产力是离不开人才的强力支撑的。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怎样的努力和探索呢?
张清华:现在提的比较火爆的或者比较热门的词就是AI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其实在石化产业里边已经早就在应用,我们结合石化产业的需求,在我们各个石油化工的专业里边,上游到地质勘探、石油工程、油气储运,中间就是炼油化工,然后化工的下游新材料,包括我们装备所涉及的化工装备、仪表自动化和计算机等等,我们都在推行AI加石油化工这样的一个理念,使得我们毕业的学生能够适合当今时代的要求。因为现在整个石油化工生产的工艺,包括它的装备的运行都有一些智能的手段,如果我们在人才培养的方案上还是照搬以前旧的方案,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是跟不上我们目前人工智能这个时代,也就是说跟不上工业4.0的这个时代。早10年左右的时间里面,那么我们就已经把老师们在石化企业里边做的一些人工智能应用的一些技术成果,把它转化为我们的教材,我们编了有一本叫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的教材,都是老师们在石化企业里边做的一些AI的案例,我们把它转化成教材,这个也是我们科研反哺教学的一个具体的表现。最近我们根据AI技术的发展,重新修订这本书,已经完成了初稿,准备出版,这样的话使得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跟得上AI时代的发展,在相关的人文社科的一些专业里边,我们也推广人工智能加人文社科理念,让我们文科的同学们也能知道人工智能在石油化工行业或者其他行业里边应用的一些情况。同时在培养方案里,让我们理工科的学生也要接触一些人文社科的素养,达到了理工文非常有机的融合来提升我们学生的素质。所以这一年我们的做法,使得我们毕业生都还是表现得比较好的,这个也是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做的努力。另外,我们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里边,非常注重“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打通政府、高校、企业,还有学生以及用人单位一体化,比如说我们学校是广东省人民政府跟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签订四方共建的一个高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支撑,同时我们又让这个学生能够通过教材,或者在上课过程中,把教师们所从事科研最新前沿也告诉同学们,同时让本科生同学也加入到老师们的科研团队里面去,让他们了解前沿技术的发展,那么这样的话就达到了我们说的这个“政产学研用”相互的结合,能够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在就业的时候更加具有竞争力。同时到了现场以后,很快上手,很快能够把所学的知识用到企业里边,所以我们的学生应该讲质量比较高,能够在基层扎根,非常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主持人:除了提升教学质量之外,在科研成果转化的方面,学校有没有一些好的做法?
张清华:我们的体会做科研是一条非常曲折或者说非常艰辛的一条路,要突破一个科研的难题,并不是几个月、一两年或者是若干年就能够解决的。比如说像我们团队做石化装备的安全,其实已经在方向上做了20多年,基本上从02年开始一直做到现在,那么做的过程之中,中间有时候方向会走错,但是总体趋势是正确的。也就是说我们谋划了解决问题的科学路径也很重要。那么在这个过程之中,它可能会有一些偏差,可能会有一些方向不对,我们要及时的纠偏,最重要的就是有信心有恒心把它做下去。而且现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今天停顿了,也许这个时代就把你抛得很后了。简单举个例子,今年广东省正月初九开工的第一天,广东省委就在深圳召开了高质量发展的大会,那么我们学校很幸运受邀参加这个会议,特别是受邀参加下午的企业座谈会,我们分管省领导亲自参加。当听到深圳的一些民营企业介绍智能机器人以及智能轨道交通给我的冲击很大,这两个领域跟我们石化装备的安全它是有关联的。短短的春天发生了这样的变化,也就是说我们机器领域的这种变化进步,毫不夸张地讲就是一日千里,所以我们要有紧迫感。包括在某个关键技术,别人也在解决,我们也在解决,那么我们必须一个是锲而不舍,另一个我们要有创新有比较好的点子来把它解决,一定要抢在别人面前把它先解决掉,这样你就能够站在科研的最前沿,而且不受制于人。所以我们所开发的对动设备一个智能的远程监测和诊断系统,跟沈阳鼓风机集团旗下的沈鼓测控公司合作,对全国石化,甚至包括发电、冶金、煤炭这些领域里边的工业打基础,实施实时监测和提供诊断服务。那么我们这项技术都是独有的技术,而且这个技术不断地从1.0版本改到2.0版本并改到3.0版本,现在我们正在打造3.0的加强版,而且沈鼓准备在6月份再有近7000套的机组并入我们的实验室,将来在6月份以后就要为全国7000多套大机组提供实时监测和诊断服务。
主持人:粤港澳大湾区的学校也有很多,高校之间加强交流合作,也能够产生一些新的火花。在您看来,围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大湾区高校应该如何加强交流合作?
张清华:香港高校的实力是比较强的,澳门高校以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为代表,这二十几年进步也非常迅速。广东也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还有新兴的南方科技大学等等包括广东工业大学这一批好的学校。要解决的卡脖子的问题很多,比如说芯片,各种各样的国之重器都很重要。我们学校以石油化工为特色,以石油化工产业所碰到的问题为使命,就是以企业所碰到的卡脖子问题的解决为我们的使命。早几年我们就在筹划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绿色石化技术发展研究院。去年3月份,我带队参加了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的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校联盟,在会议上作了专题发言,也跟同行们介绍石油化工产业的重要性,所碰到的问题,而且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构想,提出倡议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绿色石化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我们现在已经联合了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香港都会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与我们十几年合作的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以及省内的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共同组织一个联盟,专门针对石油化工行业里边几个方面的卡脖子问题。刚才说到的重劣质油的绿色转化,新材料的开发,石化智能安全体系的构建,以及石化工业污水的处理这些方面进行攻关,那么准备在最近挂牌成立,相关的协议都已签订好。
主持人:好的,感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张清华先生的分享,我们也希望咱们学校培养出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进一步推动我们国家石油化工的高质量发展。
(文/宣传部)
撰稿:方略 审稿:陈星宇 审核:周海燕 签发:张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