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外国语学院教授彭念在《环球时报》刊文,深入分析中国-南亚经贸、科技合作和人文交流。

2025年8月29日《环球时报》国际论坛版面
全文如下:
经贸合作插上科技翅膀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即将在天津召开,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在内的多个南亚国家领导人应邀出席,共商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大计。不久前,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访问印度、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家,并达成数十项重要共识和合作协议。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中国与南亚国家正在携手谱写加快发展振兴的合作新篇章,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确定性和稳定性。
近年来,中国-南亚贸易总额增长迅速、投资合作亮点纷呈,为双方共同推动亚洲振兴奠定了重要经济基础。2024年,中国与南亚国家贸易额接近2000亿美元,十年间实现翻番,年均增长率约6.3%。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马尔代夫等南亚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截至2023年,中国在南亚地区累计投资接近150亿美元,完成工程承包营业额超过2000亿美元。6月结束的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更是交出亮眼成绩单,共签约投资合作项目31个,总投资额达136.09亿元,较上届增长33%。
在制度安排方面,中方给予尼泊尔、孟加拉国等南亚国家100%税目输华产品零关税待遇。中马(尔代夫)自贸协定今年初正式生效,中孟(加拉国)正在启动投资协定升级谈判,中斯(里兰卡)承诺尽早达成全面自由贸易协定。今年5月,中方还同斯、孟两国签署关于成立贸易畅通工作组的备忘录,并愿与有意愿的南亚国家新签或升级《双边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
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印外长会谈达成的10项成果中,双方同意采取具体措施为两国经贸投资流动提供便利。这将为近年来裹足不前的中印经贸合作解套,促进双边经济关系强劲复苏。加之,中巴合力打造经济走廊2.0“升级版”,以及走廊延伸至阿富汗串联起南亚、中亚市场等重大利好,中国-南亚经贸合作将释放出巨大潜力,并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在美关税政策打乱全球正常贸易投资的关键时刻,中国与南亚国家坚守多边主义立场,深化贸易投资合作,以实际行动推动南亚乃至亚洲实现新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接下来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多边主义号角会更响亮,贸易投资合作也会更加深入,亚洲加快发展振兴更有盼头!
在人工智能引领的现代科技变革浪潮下,中国-南亚经贸合作开始插上科技翅膀实现迭代升级。目前,中国已实施中国-南亚科技伙伴计划,共建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并在南亚多国建立分中心,与印度建立中印技术转移中心;累计与南亚国家合作实施科技项目36项、支持经费1900万元,其中,转移转化和推广示范先进医疗技术30余项。有了科技加持,中国-南亚高质量发展会走得更快更远。
南亚各国是中国山水相连的近邻,双方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从古代的玄奘西行取经到今天的全球文明对话,中国与南亚国家的人文交流历久弥新、绵延不断,成为双方民间友好的宝贵财富。在今年7月举行的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中,中国-尼泊尔历史文化名城对话会、中国-南亚东南亚智库论坛、尼泊尔努瓦科特杜巴广场王宫修复一期项目等成功列入行动计划清单。
中印双方已同意为两国从事旅游、商务、媒体等活动的人员双向往来提供签证便利,这有助于促进两大文明古国之间的民间往来。今年也是中印(度)建交75周年,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计划组织“玄奘之路”文化考察,中方也在筹备“泰戈尔周”,纪念印度诗人在华讲学100周年。此外,今年还是中尼(泊尔)、中阿(富汗)建交70周年,中孟(加拉国)建交50周年,双方也会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活动。这些聚焦文明互鉴的交流活动,将不断夯实民间感情和双边友好关系的民意基础,筑牢中国与南亚乃至亚洲振兴的文化纽带。
作者 | 彭念,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出处 |《环球时报》,2025年8月29日。https://m.huanqiu.com/article/4O6BCsWGN2Z
撰稿:彭念、陈洁 审核:李特夫 签发:黎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