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师范)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宽泛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和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技能,掌握师范教育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教学的中、小学校英语教师以及从事翻译、对外汉语、涉外管理、外语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英语师范人才。
培养特色:主要学习并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同时强化教育理论学习与教学技能的实习实训,培养学生良好的教师素养,获得从事英语教学、教育管理和英语教育研究的基本能力。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可担任高职高专、中小学、学前教育和培训机构英语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管理人员;可担任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与翻译人员、涉外行业从业人员、英语导游与文秘;亦可留学、考研或国外就业。
英语专业
英语专业按专业大类收生,学生入学后按经贸方向或翻译方向,实行“同一专业,不同培养方向目标”的分班和分方向教学与管理模式,专业方向由学生进校后自主选择。
英语专业(经贸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文化知识、外经贸理论与实操技能,能熟练运用英语在各类商业、经济贸易部门从事外经外贸业务和经营管理工作的中、高级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
培养特色:重视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同时也兼顾国际商务文化知识与外贸职业技能的学习,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英语语言专长,熟练掌握国际商贸知识与沟通技能,具有国际视野,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和业务管理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就业前景:本专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商务贸易、外资企业、涉外经济、保险海关、边防、跨境电商、国际物流、市场营销、工商管理、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文化等部门从事商贸、翻译、管理、培训或研究工作;可担任外经外贸业务人员、外企文员、商务翻译、商务助理、商务接待及管理人员;亦可留学、考研或国外就业。
英语专业(翻译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识面广阔,具有扎实的英汉双语基础,掌握英汉互译实践技能,能在外事管理部门、涉外企事业单位、各类学校以及跨文化交流、新闻传媒、工商管理等机构从事英语口译、笔译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英语翻译人才。
培养特色:主要学习英汉语言、文学文化、翻译理论基础,兼顾其它相关人文社科领域的基本知识,强化英语技能培养和英汉互译实践训练,掌握英语连续口译、同声传译和笔译基本能力。
就业前景:本专业方向毕业生可任职于国家机关、外经外贸行业、涉外金融机构、专业翻译机构、教育培训机构、商务管理公司以及新闻出版、文化旅游等部门;可担任英语翻译、外事管理、外贸洽谈、经贸文秘、商务管理、涉外公关、英语记者、英语教育等工作;亦可留学、考研或国外就业。
英语专业白皮书
外国语学院主要招收英语专业本科生。目前按照“英语(师范)”和“英语”两个专业类别进行招生。前者专门招收师范生;后者按英语专业大类招生,学生入学后,由学生自主选择“翻译培养方向”或“经贸培养方向”,采用“同一专业,不同培养方向”的分班教学和分方向管理模式。
一、专业定位
本专业的名称为英语(专业代码:050201),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英语基本功、英语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适应我国英语教育、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涉外行业、学术研究需要的英语专业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
二、培养目标
(一)英语(师范):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本理论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批判思维和国际视野,系统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了解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知识,熟练掌握多种文本的英汉语口、笔头互译能力,具备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能够在各级各类学校或教育机构从事英语教育工作, 也可以在相关社会机构、工商企业、大众传播媒体等单位从事英语翻译、外贸、导游或教学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英语专业技能型人才。
(二)英语(翻译培养方向):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身心素质、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熟练的英语翻译技能、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在各级各类学校、相关社会机构、工商企业、大众传播媒体等单位从事英语翻译或教学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三)英语(经贸培养方向):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技能、英语语言与商贸文化知识、商贸经济理论与技能、开展科学研究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熟练运用英语在各类商业外贸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工作或在相关部门进行教学、研究工作,适应社会各方面需要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规格
英语专业本科学制一般为4年,允许学生在4-6年内完成学业,英语本科学位为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对按规定修满学分并符合培养方案要求的学生,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一)英语(师范)学时学分如下表:
 
  
   | 类别 | 学时数 | 总学分数 | 学分比% | 学时比% | 
  
   | 理论学时 | 实践类(课内实验、上机,课外等)学时 | 
  
   | 理论教学 | 通识教育课程 | 必修 | 569 | 134 | 44 | 25.96% | 24.08% | 
  
   | 全校性公共选修课 | 选修 | 96 | 0 | 6 | 3.54% | 3.29% | 
  
   | 学科基础课 | 必修 | 840 | 188 | 54 | 31.86% | 35.22% | 
  
   | 选修 | 56 | 8 | 2 | 1.18% | 2.19% | 
  
   | 专业领域课 | 必修 | 190 | 44 | 11 | 6.49% | 8.02% | 
  
   | 选修 | 60 | 20 | 5 | 2.95% | 2.74% | 
  
   | 创新创业教育课 | 必修 | 48 | 16 | 6 | 3.54% | 2.19% | 
  
   | 选修 | 0 | 0 | 4 | 2.36% | 0.00% | 
  
   | 教师教育课程 | 必修 | 216 | 34 | 16.5 | 9.73% | 8.56% | 
  
   | 选修 | 72 | 8 | 1 | 0.59% | 2.74% | 
  
   | 理论教学小计 | 2147 | 452 | 149.5 | 88.20% | 89.04% | 
  
   | 实践教学 | / | 320 | 20 | 11.80% | 10.96% | 
  
   | 小计 | 2147 | 772 | 169.5 | 100.00% | 100.00% | 
  
   | 实践环节总计 | 772 | 48.25 | 28.47% | 26.45% | 
  
   | 合计 | 2919 | 169.5 | 100.00% | 100.00% | 
 
(二)英语(翻译培养方向)学时学分如下表:
 
  
   | 类别 | 学时数 | 总学分数 | 学分比% | 学时比% | 
  
   | 理论学时 | 实践类(课内实验、上机,课外等)学时 | 
  
   | 理论教学 | 通识教育课程 | 必修 | 569 | 134 | 44 | 28.03% | 26.27% | 
  
   | 全校性公共选修课 | 选修 | 96 | 0 | 6 | 3.82% | 3.59% | 
  
   | 学科基础课 | 必修 | 840 | 188 | 54 | 34.39% | 38.42% | 
  
   | 选修 | 0 | 0 | 0 | 0.00% | 0.00% | 
  
   | 专业领域课 | 必修 | 309 | 76 | 20 | 12.74% | 14.39% | 
  
   | 选修 | 60 | 20 | 5 | 3.18% | 2.99% | 
  
   | 创新创业教育课 | 必修 | 48 | 16 | 8 | 5.10% | 2.39% | 
  
   | 选修 | 0 | 0 | 0 | 0.00% | 0.00% | 
  
   | 理论教学小计 | 1922 | 434 | 137 | 87.26% | 88.04% | 
  
   | 实践教学 | / | 320 | 20 | 12.74% | 11.96% | 
  
   | 小计 | 1922 | 754 | 157 | 100.00% | 100.00% | 
  
   | 实践环节总计 | 754 | 47.125 | 30.02% | 28.18% | 
  
   | 合计 | 2676 | 157 | 100.00% | 100.00% | 
 
(三)英语(经贸培养方向)学时学分如下表:
 
  
   | 类别 | 学时数 | 总学分数 | 学分比% | 学时比% | 
  
   | 理论学时 | 实践类(课内实验、上机,课外等)学时 | 
  
   | 理论教学 | 通识教育课程 | 必修 | 569 | 134 | 44 | 27.85% | 26.49% | 
  
   | 全校性公共选修课 | 选修 | 96 | 0 | 6 | 3.80% | 3.62% | 
  
   | 学科基础课 | 必修 | 840 | 188 | 54 | 34.18% | 38.73% | 
  
   | 选修 | 0 | 0 | 0 | 0.00% | 0.00% | 
  
   | 专业领域课 | 必修 | 309 | 76 | 20 | 12.66% | 14.51% | 
  
   | 选修 | 60 | 20 | 5 | 3.16% | 3.01% | 
  
   | 创新创业教育课 | 必修 | 48 | 16 | 8 | 5.06% | 2.41% | 
  
   | 选修 | 0 | 0 | 0 | 0.00% | 0.00% | 
  
   | 理论教学小计 | 1922 | 396 | 137 | 86.71% | 87.34% | 
  
   | 实践教学 | / | 336 | 21 | 13.29% | 12.66% | 
  
   | 小计 | 1922 | 732 | 158 | 100.00% | 100.00% | 
  
   | 实践环节总计 | 732 | 45.75 | 28.96% | 27.58% | 
  
   | 合计 | 2654 | 158 | 100.00% | 100.00% | 
 
(四)知识要求
英语语言基本功扎实,语音、语调正确,词法、句法、章法规范,表达得体。掌握英语专业大纲要求的英语词汇,认知词汇达10000-12000;且能对5000-6000常用词能流利运用,并掌握足够的经贸词汇和旅游词汇。具备较广的英语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熟悉中国语言文化,形成较好的跨学科知识结构。
(五)能力要求
能听懂英语国家广播电台(VOA、BBC)新闻报道及有关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专题报道以及与此相关的演讲。能流利地就国内外重大问题与外宾进行交流;能系统、连贯地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见解。能以实用速度阅读英文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和一般的英文书籍,能欣赏英语文学原著。能写各类体裁的文章,能熟练地用英语撰写经贸文本或旅游文本,语言通顺,用词恰当,表达得体。能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口译和笔译,部分毕业生能承担外贸或法律方面的国际会议的高级翻译(包括同声传译)工作。
(六)素质要求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勤奋学习,热爱劳动、艰苦奋斗、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职业道德素质。具有初步的学术研究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并具有一定的文字表达水平。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学科基本素养。
四、课程体系
(一)核心课程
师范专业: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口语、英语语言学概论、英语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等。
翻译培养方向: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口语、科技翻译、交替传译、中国典籍英译、翻译欣赏与批评、英汉对比研究等。
经贸培养方向: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口语、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跨文化商务英语交际、商务英语翻译等。
(二)专业核心项目
1、石化文献翻译:英汉笔译、汉英笔译、中级口译、高级口译等。
2、跨境电商: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实务、跨境电商实训等。
3、中小学英语教育:英语语言学、英语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等。
(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1、课内实践环节:各外语技能课程和部分专业知识课程均安排一定的课内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翻译实践报告)、微格教学实训、口译技能实训(经贸与翻译模块)等。
2、课外实践项目:军事训练、军事技能、创新实践周、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大学生创新与创业基础、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见习(师范模块)、教育实习(师范模块)、班主任实训、英语教师教育技能综合训练周、专业见习(经贸与翻译模块)、毕业实习(经贸与翻译模块)、会展翻译实训(经贸与翻译模块)等。
五、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外语教师56人。其中,英语专业现有专任英语教师26人(含外教3人);有大学英语课程教师27人,第二外语教师3人(其中日语专业教师2人,俄语专业教师1人)。这些教师都同时交叉担任有英语专业的相关课程。
(一)年龄结构如下表所示:
 
  
   
    | 师资 总数 | 35岁以下 | 36-45岁 | 46-55岁 | 56岁以上 |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 56 | 9 | 16.1% | 35 | 62.5% | 11 | 19.6% | 3 | 5.35% | 
  
 
 
(二)职称结构如下表所示:
 
  
   
    | 人数比例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助教及以下 | 教授、副教授比例(%) | 
   
    | 56 | 5 | 16 | 34 | 1 | 21 | 
   
    | 100% | 8.93% | 28.57% | 60.71% | 1.79% | 37.5% | 
  
 
 
(三)学历(学位)结构如下表所示:
 
  
   
    | 师资 总数 | 硕 士 | 博 士 | 硕、博士合计 | 备注 |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 56 | 32 | 57.14% | 16 | 28.57% | 48 | 85.71% | 9人博士在读 | 
   
    | 
 | 
 | 
 | 
 | 
 | 
 | 
 | 
 | 
 | 
  
 
 
(四)学科背景结构如下表所示:
 
  
   
    | 人数比例 | 翻译学 | 英美文学 | 语言学 | 教学法 | 商务英语 | 
   
    | 56 | 7 | 4 | 8 | 34 | 4 | 
   
    | 100% | 12.5% | 7.1% | 14.2% | 60.71% | 7.14% | 
  
 
 
六、教学条件
(一)硬件设施
学院现有19个实验室,1148个座位。分为基础实验室、综合实验室、以及专业实验室。基础实验室以18个语音室为主,主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单项技能;综合实验室以两个网络自主学习室、以及小语种实验室为主;专业实验室主要是同声传译实验室。具体如下:
 
  
   | 教学设施名称 | 设施类别 | 使用面积(平方米) | 
  
   | 多媒体教室 | 语言技能 | 400 | 
  
   | 技能实训室 | 教学技能训练 | 240 | 
  
   | 语言实验室 | 语言技能 | 115.2 | 
  
   | 语言实验室 | 语言技能 | 115.2 | 
  
   | 语言实验室 | 语言技能 | 115.5 | 
  
   | 语言实验室 | 语言技能 | 115.5 | 
  
   | 语言实验室 | 语言技能 | 248.6 | 
  
   | 语言实验室 | 语言技能 | 248.6 | 
  
   | 语言实验室 | 语言技能 | 248.6 | 
  
   | 语言实验室 | 语言技能 | 136.8 | 
  
   | 语言实验室 | 语言技能 | 136.8 | 
  
   | 语言实验室 | 语言技能 | 136.8 | 
  
   | 语言实验室 | 语言技能 | 136.8 | 
  
   | 语言实验室 | 语言技能 | 136.8 | 
  
   | 语言实验室 | 语言技能 | 136.8 | 
  
   | 语言实验室 | 语言技能 | 136.8 | 
  
   | 语言实验室 | 语言技能 | 83.6 | 
  
   | 语言实验室 | 语言技能 | 83.6 | 
  
   | 语言实验室 | 语言技能 | 83.6 | 
  
   | 语言实验室 | 语言技能 | 83.6 | 
  
   | 同声传译室 | 语言技能 | 136.8 | 
 
(二)实习(实训)基地
外国语学院建立的实习、见习基地主要有以下21个单位:
茂名市第五中学教育实习基地;
茂名市东湾学校教育实习基地;
茂名市电白高级中学教育实习基地;
芝麻林现代英语学校教育实习基地;
高州沪粤百利华制衣有限公司;
东莞清流实业有限公司;
茂名市国际旅行社;
茂名市青年旅行社;
深圳市琥珀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启智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茂名国际大酒店有限公司;
惠州富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惠州富力万丽酒店分公司;
佛山市中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长隆酒店分公司;
东莞市迈峰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深圳东方银座美爵酒店;
深圳市深航物业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深航国际酒店;
东莞好运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海盈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茂名市茂南新地企业有限公司;
茂名市恒兴饲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