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0日晚,文法学院第六期“幼儿心理辅导理论与实践技能”公益培训线上说明会如期举行,来自广东、武汉两地7所高校的学前教育相关专业师生400余人参会,说明会由武汉贝德全人辅导中心课程部主任张冬玲老师担任主持人。
会议伊始,项目负责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心理学副教授李志鸿老师率先发言。她结合项目发展脉络,系统梳理了项目的发起背景、核心目标与历年发展成果,让在场师生对项目有了全面深入的认识。随后,各高校代表老师依次分享交流,文法学院教育系副主任皮陆杨博士从学生自我成长视角切入,提出培训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专业技能提升,更在于帮助学员认识自我、汲取内在能量。他特别强调,心理学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唯有坚持积累、深耕不辍,才能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蜕变,同时勉励在场学员珍惜此次学习机会,脚踏实地提升专业素养。其他参与高校的老师也结合各自教学与实践经验,充分肯定了该培训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意义,纷纷鼓励学生以积极态度投入学习,坚持完成培训任务,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未来职业发展的动力。

活动现场
第一期培训学员、广东石油化工学院2019届学前教育毕业生劳琼慧,如今已成长为深圳某托育园的保教主任。她结合毕业2年来的工作经历,生动讲述了培训对自身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在日常工作中,她熟练运用培训期间学到的“了解幼儿心理需求”“陪伴幼儿调节情绪”等方法,成功处理了多起幼儿情绪问题;同时,借助培训中掌握的同理心沟通技巧,与幼儿家长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有效化解了家园沟通中的各类难题。凭借出色的专业能力与沟通技巧,她还获园长认可,受邀为园所其他老师开展专项培训,分享与幼儿、家长沟通的实用经验,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以学促教”。
会议尾声,李志鸿老师针对第六期培训的核心信息进行详细说明,包括授课老师的专业背景与教学经验、课程内容的模块设置,以及培训期间的考勤要求、作业提交规范等,并耐心解答了在线师生提出的“课程时间安排”“实践环节如何开展”“培训证书获取条件”等疑问,消除了学员们的学习顾虑。本次线上说明会在师生们的积极互动中圆满结束,不仅明确了第六期培训的具体安排,更进一步凝聚了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师生对幼儿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视与热情。据悉,第六期“幼儿心理辅导理论与实践技能”公益培训将于10月12日正式开课。
回溯项目发展历程,幼儿心理辅导公益培训项目于2021年在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正式启动。项目初期便与武汉贝德全人辅导中心达成深度合作,针对性面向该校学前教育专业18级、19级学生开展专项培训。经过一年系统教学,不仅帮助学生扎实掌握了幼儿心理辅导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通过实践指导提升了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培训成效获得师生与合作机构的一致认可。自启动以来,项目逐步形成“每年一期”的常态化培训模式,影响力持续扩大:参与合作的高校数量从最初的1所稳步拓展至如今的7所,参训学生规模也从最初的数十人增长至300人,为更多学前教育专业师生搭建起专业成长的优质平台。
撰稿:李志鸿 审稿:皮陆杨 审核:区锦联 签发:马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