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教育专业实验教学四大核心特色.docx】
附件【教育专业实验教学特色认定证据清单.docx】
教育专业实验教学主要特色:1、文化浸润(线下建设);2、内外合作(线下建设);3、自主开发(数字化建设);4、虚实结合(数字化建设)。以上4项能够作为特色,核心依据是具有独特性、实践性、系统性和示范价值,且有充分的具体案例、成果和资源支撑。具体的特色实验教学课程包括幼儿心理咨询理论与技能培训、主题型手工实训、奥尔夫音乐创作等。
一、文化铸魂・浸润育人
(一)与冼夫人文化等地方文化教育紧密融合
与广东省冼夫人文化研究基地合作,开展教育专业的研学活动、创编冼夫人文化舞蹈并获市奖、冼夫人文化作品参加“话剧之夜”大赛、发表冼夫人文化融合研究论文、冼夫人文化剪纸、冼夫人庙VR全景拍摄第二课堂活动等。
(二)与非遗文化教育紧密融合
1、手工制作实训室:学前专业制作非遗主题的手工作品。


(非遗主题手工作品展)
2、影像创作室:除了进行课堂活动、学前专业幼儿外出活动的拍摄,还拍摄学前专业非遗主题创作
3、木偶戏、木刻画等非遗传承人课堂表演观摩

(三)多元文化智创
用主题手工制作等特色实训课程项目,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智创融合。由叶飞娜老师指导的手工作品展已成功举办了六届,主题方向包括园区场景设计、中外儿童文学、历史典故、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社会热点等。学生手工作品荣获广东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参加广东省消防总局主办的文创比赛作为优秀设计作品在广东省博物馆展出,剪纸作品被广东省冼夫人研究基地收藏,参加由广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主办的“龙腾祥瑞 创意未来”的主题活动。






二、自主赋能・技术驱动
运用内部技术力量自行开发实验室预约系统、微机使用记录系统、全能型内容管理系统、实教中心VR全景导航与教学系统、联网打字比赛系统、PPT声控小助手等,联合开发地方文化教育资源VR全景导览系统。全校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能实际自主开发的部门,外校也罕见。
三、虚实融合・智创实训
线上(虚)与线下(实)教学相结合。虚拟仿真教学向“VR全景+AI”方向发展。全校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自主开发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的部门,外校也罕见。
资源类别 |
具体内容 |
位置 |
硬件方面 |
用于支撑虚拟仿真教学。电脑、触控一体机、电钢琴、音乐教学主控仪、学生终端、录播系统、摄影系统、三目书法演示仪、VR专业眼镜、全景专业相机、专业无人机、专业音响、投影仪、复印机等 |
相关实训室 |
软件方面(线上方面) |
VR全景导航与教学系统,将成为全域虚拟仿真教学平台。(自主开发) |

|
实验室预约系统(主要用于学前专业练琴预约)(自主开发) |
 |
地方文化教育资源VR全景导览系统(联合开发) |
 |
奥尔夫音乐教学系统(采购) |
奥尔夫音乐实训室
|
数字音乐编创授课系统(采购) |
电钢琴实训室
|
乐理智能电教板系统(采购) |
电钢琴实训室 |
普通话学习与测试系统(采购) |
普通话实训室
|
书法教学系统(采购) |
三笔字实训室
|
联网打字比赛系统(自主开发) |
部门网下载
|
内容管理系统。可发展成仿真模拟教学系统(自主开发) |
部门网下载 |
“AI+”PPT声控小助手(自主开发) |
部门网下载 |
外部资源 |
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服务平台 |
|
扣子等AI智能体 |

|
发展计划 |
“AI+”三笔字自动测评系统、“AI+”心理沙盘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等。 |
|
在线下的实验教学中,形成了幼儿心理咨询理论与技能培训、主题型手工实训、奥尔夫音乐创作等学前教育特色课程。学生创作的《叮咚歌》荣获省教厅主办的2023年广东省本科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


四、开放协同・资源共享
(一)相关实验室多次由校内外单位使用,用于幼儿活动、文化活动、培训、会议、招聘面试等。
(二)多个实验室全校各专业共用。包括微格教学实训室、学前智慧课室、蒙台梭利实训室、普通话实训室、心理沙盘实训室等。
(三)与校内其他部门合作
1、校内相关部门在实验室挂牌使用
2、与冼夫人文化展览馆合作,进行文化浸润教育
(四)与校外单位合作。与武汉贝德全人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合作,利用心理沙盘、蒙台梭利、学前智慧等实训室,以“产生为导向”开设幼儿心理咨询理论与技能培训等特色课程。与本地早教机构合作,利用蒙台梭利实训室等,指导学生举办过多次幼儿室内外活动。

(“幼儿心理辅导技能”培训班合照)



(丁世平老师与早教机构合作,指导学生开展幼儿室内外活动)
总结:这 4 项特色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形成了 “文化(内涵)+ 技术(支撑)+ 模式(创新)+ 合作(延伸)” 可持续发展的完整体系,每项特色形成 “合作方 / 硬件 / 软件”+“具体成果 / 场景”+“差异化优势” 三层链条,满足实验教学特色 “有依据、有成效、有亮点” 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