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基本信息

一、专业定位

电子材料及新能源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广东省作为电子材料及新能源产业大省,对材料及能源技术的革新需求尤为巨大。近年来,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的不断涌现使该产业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材料体系,也因此催生了新时代下对电子材料及新能源材料人才和技术的迫切需求。

功能材料专业为国家特设专业,是在国家新兴产业结构调整下应运而生的,是多学科领域的跨学科专业。功能材料在国内外发展迅速,新工艺层出不穷,随着相关研究和技术的进步,功能材料专业毕业生就业、继续升学和出国深造的前景广阔。根据国家和区域电子材料/新能源产业类人才的需求、学校人才培养定位、本学院材料类学科的发展状况与特色,制定的功能材料专业定位是:本专业面向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电子化学品及新能源材料),立足广东、服务华南、辐射全国,围绕绿色石化及新材料的发展需求,构建功能材料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将专业建成具有较强办学实力和社会声誉,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一流应用型本科专业,助力“石化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

专业建设前期进行了详细的校企调研,制定了合理的建设规划,所需师资与其他基础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与建设,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进度要求和措施。

二、培养目标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始终围绕学校建设“石化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战略目标,立足学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一流本科建设,加快形成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行业内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专业的社会需求及学科的支撑情况,制定功能材料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以及健康的身心素质,具备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功能材料(电子化学品及新能源方向)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将化学、化工、材料、电子等学科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电子化学品/新能源及相关元器件的研发、生产过程中的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能够在电子化学品/新能源及相关元器件行业从事生产、管理、设计、研发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经过本科阶段的培养,毕业之后在工作岗位的进一步学习和锻炼,在工艺设计、生产管理、产品研发、技术服务等方面能胜任所从事的工作,能够独当一面,成为石油石化、功能材料领域的技术骨干、生产主管、产品开发主力。

在培养方案中,针对培养目标,设置了12点毕业要求,对应了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的通用标准。每个毕业要求都有相关课程支撑,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能支撑培养目标。

三、培养规格

四年制,工学学士,毕业学分要求,165学分。能在功能材料合成、改性和成型加工等相关领域从事设计、研发、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毕业生工作5年左右能在技术及管理相关领域能胜任车间主任、研发工程师、质检工程师、销售工程师等工作岗位,也可到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四、课程体系

1.学科基础

无机与分析化学(64)、功能材料专业导论(16)、有机化学(80)、物理化学(80)、电工与电子技术(32)、工程制图与CAD(48)、化工原理(80)。

2.专业领域

材料科学基础(64)、专业英语及文献检索(32)、电子功能材料(64)、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含实验)(64)、化工安全与环保(16)、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16)、现代材料分析测试技术(32)、功能材料工程设计(24)、材料结构与性能(32)、新能源材料与器件(32)。

3.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大学物理实验(36),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32),有机化学实验(一)(20),有机化学实验(二)(20),物理化学实验(20),化工原理实验(一)(20),化工原理实验(二)(20),材料科学与基础实验(32)、功能材料制备实验(20),现代材料分析技术实验(20)储能器件制备实验(20),化工原理课程设计(1周),专业课程设计(2周),工程训练(1周),认识实习(1周),生产实习(4周),军事技能(2周),毕业设计(论文)(17周)。

五、师资队伍

现有专业教师15人,其中专任教师13人、实验教师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教师2人、具有行业企业一线经历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100%,40岁以下的副教授占副教授总数的75%,45岁以下的专任教师占比77%,满足专业发展的要求。专业教师队伍中35岁及以下占比31%,36~45岁占比57%,46~55岁占比28%,56岁以上占比0%,年龄结构合理;材料类及相近专业背景教师比例95%,毕业于国内外知名的科研院所及高校(如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等),知识结构和学缘构成合理丰富,促进了学科方向交叉融合、创新;中青年骨干教师占比79%,可为专业发展所需的学科基础提供基本保障。近4年来,专业教师承担包括国自然和省自然等纵横向基金项目40余项(总金额超1400万元),出版学术专著4部,公开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申获国内外专利30余项。

六、教学条件

专业现有实验室12个,专业实验室按模块化设置,总面积778.52 m²,800元以上设备总资产约611.5万元。教师办公室132平方米,资料室60平方米,现有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1个。

七、其他

(一)教育教学工作建设成果

1.人才培养平台及专业建设成果

(1)广东省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

(2)广东省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2.课程建设成果

(1)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

《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

(2)广东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一流建设课程

《高分子物理》

(3)广东省高校共建在线开放课程

《高分子化学》

(二)科研平台

广东省橡塑材料制备与加工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广东省环保特种弹性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油——美联新材料研究院

广油——丰能高新技术研究院

广油——环星超微新材料研究院

广东广油华丰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三)校外实践基地

序号 单 位 名 称 承担的教学任务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 生产实习
2 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实习
3 惠州赣锋锂业科技有限公司 生产实习
4 广东宏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生产实习
5 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认识实习
6 茂名绿色化工研究院 认识实习
7 茂名联塑建材有限公司 认识实习
8 广东美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实习
9 广州加美隆润滑油有限公司 生产实习
10 广东森宝文化实业有限公司 生产实习
11 广东粤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认识实习、生产实习

(四)实验室仪器设备

序号 设备名称 设备照片
1 凝胶色谱仪
2 台式扫描电镜
3 动态热机械分析仪
4 热重分析仪
5 平板硫化机
6 差示扫描量热仪
7 小型吹膜试验机
8 无转子橡胶硫化仪
9 热变形维卡软化点温度测定仪
10 电子万能试验机
11 水蒸气透过率测试仪
12 接触角测量仪
13 3D打印机
14 静电纺丝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