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笔谈】明德:立身之本
更新时间:2015-11-23    作者:jiwei    浏览次数: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有一个学生,一天出游回来,兴冲冲地说:“老师,今天我看见一件奇怪的事情。”王阳明问是什么事,学生说:“我看见满街都是圣人。”王阳明回答道:“这只不过是平常事,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

  学生觉得满街都是圣人,王阳明竟然觉得这不奇怪,认为再平常不过,到底是为什么呢?因为在王阳明看来,每个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我们的内心都有和圣人一样的东西。这个和圣人一样的东西,如果从《大学》来看,就是“明德”,它是我们本有的光辉灿烂的德性,是人心固有的善性,更是每个人内心不可磨灭的光明的种子。

  《大学》里提出的“三纲领”以“明明德”为首,在宋代理学家朱熹看来,“明明德”对应着“八条目”里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五项,也就是说,《大学》讲的和自我修养有关的事项都属于“明明德”。在宋明理学家看来,明德不明,齐家、治国、平天下就不可能。作为立身之本,“明明德”的地位可见一斑。

  回到王阳明,既然每个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那么我们到底和圣人有什么差别呢?我们该如何做,最后才可能成为圣人呢?当我们回答这些问题时,王阳明关于“成色和斤两”的说法颇可借鉴。按照王阳明所讲,每个人内心里都有一块矿石,这块矿石不是别的,是金矿矿石,“明德”正是矿石里的“金”。金子本来是光明灿烂的,却容易被杂质遮蔽光辉。这杂质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被外物引诱可能产生的私欲。因此,我们每个人需要做的,就是不断打磨内心的矿石,去除杂质,让它变成纯金,重新闪耀光辉。对这块矿石打磨锻炼的过程就是“明明德”的过程。可能有些人最后打磨出来有一斤黄金,有些人只有一克,但只要是纯金,它们的成色和价值都是一样的,金子本来的光辉也是遮掩不住的。

  如果我们不去打磨锻炼,那些遮蔽金子光辉的私欲就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我们可能就会被私欲牵着走,做出一些不恰当的举动。1839年,林则徐针对世风日下的时弊,写下《十无益格言》,其中讲到的存心善、孝父母、和兄弟等内容,是我们内心本有的道德感,如果我们不注重这些,只是一味地求神拜佛,只讲求谋取利益,于人于己终究无益,吃再多的补药,也抵不过欲望放纵带来的损伤。

  如果林则徐所讲的仅仅侧重于个人层面,我们还可以从“明德”与“才能”的角度,进一步去看“明明德”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讲:“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一个人可能很有才华,但如若没有德,那么在司马光看来就是“小人”。司马光眼中的“小人”往往只讲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其他,最终对国家和社会造成危害。

  “明德”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是才能的统帅。“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仅有才能没有德行是完全不够的,个人只有让自己的德行作“主脑”,才能正确地发挥才干,裨益于国家和社会。1939年,刘少奇发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也正是强调党员要在思想意识层面进行修养,严格约束自己。新形势下强调以德治党,就蕴含着对这些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赵金刚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纪检监察室
Copyright? 2013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