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老师,本学期督导组的听课活动已经结束了,现在就听课过程的情况给大家做个总结和反馈。
表1 化学工程学院教学督导听课情况统计表
 
  
   | 序号 | 姓名 | 课程1 | 课程2 | 课程3 | 听课次数 | 
  
   | 1 | 杨冲 | 乙烯生产及其产品应用 | 化工分离过程 | 
 | 4 | 
  
   | 2 | 曹水 | 油品分析 | 化工专业实验—机械杂质测定 | 
 | 3 | 
  
   | 3 | 孙婧 | 石油炼制工程(二) | 
 | 
 | 3 | 
  
   | 4 | 李岭领 | 化工技术经济学及工程管理 | 
 | 
 | 2 | 
  
   | 5 | 范钦臻 | 化工安全与环保 | 石油炼制工程(二) | 
 | 3 | 
  
   | 6 | 李燕 | 化工原理(二) | 
 | 
 | 2 | 
  
   | 7 | 程亮 | 专业英语与科技写作 | 石油产品应用技术 | 
 | 3 | 
  
   | 8 | 肖业鹏 | 专业英语与科技写作 | 化工安全与环保 | 化工分离过程 | 5 | 
  
   | 9 | 林存辉 | 石油化工工艺学 | 
 | 
 | 1 | 
  
   | 10 | 秦慧博 | 化工原理(一) | 
 | 
 | 2 | 
  
   | 11 | 李翔 | 化工原理(二) | 
 | 
 | 2 | 
  
   | 12 | 钟雪 | 化工专业实验(一) | 
 | 
 | 2 | 
  
   | 13 | 单书峰 | 石油化工工艺学 | 
 | 
 | 1 | 
  
   | 14 | 蒋武 | 工业催化 | 
 | 
 | 1 | 
  
   | 15 | 江禄森 | 化工技术经济学及工程管理 | 
 | 
 | 1 | 
  
   | 16 | 邓益强 | 石油化工过程概论 | 
 | 
 | 1 | 
 
本学期共听课38人次,16位教师,既包括了所有近三年入职的教师,也包括受学生欢迎的部分教师。首先我们督导组是随机听课,要特别感谢上述的16位教师,课堂上,对我们督导组的听课活动给予的大力支持,对课程内容精心准备,授课过程精彩不断,所听每次课都体现了教师独特的课堂魅力;课下,每位教师都谦虚地和我们探讨授课环节,在经验交流中,对我们和教师都是一个非常好的相互促进的过程。特别可喜的是,其中有的教师,从上学期听课到这学期听课,教师上课呈现的面貌、状态有了非常大的改观。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使我们新入职的年轻教师带着意气风发走向成熟老练。
下面根据听课情况记录,就普遍存在的问题和总结的几点经验,罗列出来,与大家共勉:
一、普遍存在的问题
1. 板书问题
听课过程中,不写板书或随意写板书的情况很普遍。中途进去听课时,不知道老师所讲章节,有的教师写的黑板真的很凌乱,字可能不是好好写的,图也可能不是好好画的,总之随意的现象较多。
2. 掌控课堂的问题
有些老师习惯于自己讲自己的,讲到某个地方,突然提问,学生不知所以,也就是老师讲课过程中没有带动学生一起参与教学过程,因此,提问的互动也就欠积极主动。
有的老师过于依赖教材或者PPT,不能就知识点内容引导学生一起思考、讨论,就显得讲课过程过于平淡。
有的老师讲课声音小,不够自信,课堂与学生的沟通互动效果就差些。而很多老师上课声音洪亮、情绪饱满,再配上讲课逻辑、思路清晰,内容阐述通俗易懂,就是非常好的课堂教学了。
3. PPT的设计问题
老师基本都用PPT教学,有的老师PPT的制作设计欠用心。
PPT设计时,图表、动画、小视频等吸引学生的形象化的表达形式应多一些。有的老师PPT设计非常好,尤其是有经验的老教师,真的是内容循序渐进、逐渐展开,知识点原理讲的清楚,有案例、有扩展、有思考题、有小结,知识点内容完整充分。也给我们提个醒,PPT的设计准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二、交流几点经验
1. 板书设计
随着PPT的普及,教师越来越忽视板书的设计。有的老师有疑问,一是有没有必要?二是学时少,内容多,写板书会浪费时间?

图1   板书展示
1)传统板书设计
一般可以分为三栏:
 
  
   | 左面 | 中间 | 右面 | 
  
   | 重要概念,定理等,一般一节课内不涂擦的(占总长度的四分之一) | 实际空间是整个黑板的一半,写教师板演的例题,学生上黑板书写的问题(占总长度的二分之一) | 开始复习用,中间运算用,可以反复擦涂,最后可以写总结和作业(占总长度的四分之一) | 
 
2)现在课堂的板书
现在大多数的教师都用PPT,而PPT课件是随着课堂进程的,课堂结束了,有时很难一张张地翻回来给学生看看,倒是写在黑板上的板书,却可以给学生留下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模型,老师小结起来要省事的多。
所以,我还是觉得老师必须把板书设计好,简洁、精致、合理的板书是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效的板书应当是一堂课知识的内容纲要,是提纲挈领的对所学知识的核心内容的浓缩和优化;同时,板书还是学生的学习线索,既有引导作用又有总结意义;板书还应该是老师的一堂课的教学指南,让老师的讲解更具有逻辑性和实用性。
实际上,好多老师有板书的思想意识,但没有实际运用的坚持性,更缺少认真细致地去精心设计板书。
3)建议
建议老师只写传统板书设计中的左面四分之一,其他都可以用大家成熟的PPT内容。从图1的板书展示中,左侧的内容纲要,其实写出来用不了三分钟,还能留下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模型,老师在下课前2分钟给学生做个小结,加深知识点的掌握。
2. 掌控课堂
锻炼技能1:上课时逻辑性强:每节课、每次课、教材上的每节、每章讲解时都有一条“主线”。 
锻炼技能2:案例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生活案例、生产案例、课上互动式提问、课下思考题、课后加分题;
锻炼技能3:对每个知识点的讲解,要高于教材,不能只满足于“转述”教材,应能做到通俗易懂。 
锻炼技能4:对每章知识点,乃至对整本书的内容的系统的总结梳理能力,给学生呈现完整的课程知识体系。
3. 教师做到“五个方面”
u1) 能做到每次上课前备课2-4hr吗? 
u2) 能做到每年上课的PPT更新10-20%吗? 
u3) 能做到PPT使用效果达到写板书的效果吗? 
u4) 能做到一节课所讲的PPT页数少于8-9页吗? 
u5) 能做到每节课都有一个主线贯穿始终吗?
4. 智慧教学
智慧教学的题目很大,我引用一张夏天去参加化工原理会议的图片来说明,如图2。

图2 “金课”教学
1) 翻转课堂:是传统课堂模式的改革,翻转课堂教学新形式10余种:生讲生评、以练代讲、案例点评、研讨辩论、项目探究、边讲边练、教师导演学生串演、平行互动、边做边评、生问生答等。下面引用几张南京工业大学的翻转课堂图片,给大家参考。


图2 翻转课堂
2)雨课堂:现在学生都是网络、手机的原住民,引入雨课堂就像引入PPT一样,是信息化发展的产物,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我觉得我们应该多用。在课前、课中、课后跟每个学生个体建立密切畅通的联系,实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

图3 雨课堂应用图片
5. 有位老师曾经说“上课能上出什么花来?”
最后,希望我们教师在教学上多些思考,多些学习,多些总结,多些花样,教学改革一直在路上。
学院教学督导组
                                        202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