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石油化工系党支部在化工楼C203召开AI+教学科研研讨会,化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隋亦可、石油化工系全体教师出席会议,会议由石油化工系党支部书记杨冲主持。
与会人员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主席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及中共广东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中共茂名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等内容。
张立波副教授围绕“DeepSeek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风险”,强调需警惕AI生成内容的真实性,错误数据传播风险,学生过度依赖AI解题可能导致思辨能力下降、主动探索意愿减弱等问题,并呼吁教师使用AI工具时应进行内容修改与批判性思考,确保输出符合教学要求,同时引导学生保持独立思辨能力。
黄颖副教授分享了他在“AI+科研”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化学性质极为相似的锕系元素(如铀-235)与镧系元素为例,探讨了“AI如何破解核素分离难题”。利用AI技术数据驱动建模,通过高维数据映射,加速“假设-验证”循环。他表示,AI无法替代人类对核物理本质的理解,但它能让我们看得更细(通过高维数据分析)、走得更快(通过智能优化)。
随后,老师们围绕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注意事项、继续教育本科毕业论文开展工作、2025年人才培养方案等教学内容进行自由交流讨论,氛围热烈。
此次研讨会是石油化工系党支部探索“党建+AI+教学科研”融合模式的重要实践,不仅为人工智能赋能石油化工专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也为全系师生有效规避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潜在风险,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与启发,为石油化工领域的智能化学科建设注入新动能。
撰稿:黄燕青 审稿:孟秀红 签发:隋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