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参考消息

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书面交流材料

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强化价值引领 培育一流人才

上海交通大学

恢复研究生教育四十多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与使命,将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导师的首要职责,要求导师落实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四位一体的育人理念,引导研究生坚定理想信念,勇攀学术高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上海交通大学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持续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导师育人水平,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一、立德树人,打造德才兼备导师队伍。我校博士生导师队伍中,顶尖人才占比已近15%,青年领军人才占比超过12%,我校将继续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加强对导师的政治思想引领,强化研究生导师基本素质要求,要求导师必须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并将对导师的师德师风与学术道德要求贯穿于选聘、晋升、考核等各个环节。自2017年学校党委将教书育人奖作为全校教师奖励体系的最高荣誉之一,树立了一批传道授业的导师典型。他们包括:坚守在云南洱海一线的孔海南老师,指导一大批学生长期投身环境保护事业,为洱海治理做出了突出贡献;PandaX国际合作组发起人季向东老师,与学生们一起常年工作于四川锦屏山埋深2500米实验室,不断突破暗物质探测的最前沿。学校将鼓励中青年导师进驻行业一线,强化产教融合,与企业骨干组成联合团队,对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培育导师与学生的行业情怀与责任担当。

二、深化改革,多措并举落实导师责任。一是施行导师竞争上岗、动态管理。学校根据学科特点,逐步落实博士生培养经费共担机制,将研究生招生名额向学术活跃度高、学生培养质量高的导师倾斜;加强导师考评,形成规范合理、进退有序的动态调整机制;取消博导称谓,强化岗位意识;评聘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教师具有博士生招生资格。二是依据培养目标施行分类选聘。学术学位研究生导师重在考察学术活跃度、学术成果;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重在考察行业背景、实践经验,部分学科试点把具有多年行业经历作为专业学位导师遴选条件。三是因材施教,采用双导师制实施联合培养。学校继续每年遴选100名品学兼优直博生进入致远荣誉计划,为其配备由校内高层次人才与海内外名师组成的导师组,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扩大交叉学科平台培养博士生的规模,由多学科导师联合指导,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争取与国内三十余家行业集团、重点企业建立联合培养基地,聘请百余位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合作指导工程博士生,联合攻关国家发展急需的关键技术。

三、追求卓越,培养勇于创新一流人才。学校将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融合,强调科学研究反哺研究生培养。大批优秀的研究生通过参与导师的重大科研项目,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为交大取得优秀的科研成果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近年来,上海交大导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立项数连续三年超过千项,几乎每一个项目都有研究生作为主要参与者。无论是顶级期刊的前沿成果发表、国防领域重要问题的聚力攻关,还是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突破,都凝结着交大师生共同的智慧。学校将大力鼓励导师带领学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学校促使导师提升育人质量,培养出高层次创新型领军人才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作为导师的主要追求。

展望未来,我们将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业务素质精湛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加快培育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国家的研究生教育走出一条值得借鉴与参考的交大之路!





勇当高水平产教融合先行者 聚力打造卓越的研究生教育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将坚定不移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方向,全面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批示精神,围绕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并重,以服务急需倒逼结构优化,以开放合作提升育人质量,以治理改革释放教育活力,争取在深化产教融合中走在前、做表率。

一、服务国家战略急需,在规模结构优化中打造卓越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2013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近年来,浙大致力于以结构调整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育人布局,现已在11个博士专业学位和3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招收、培养研究生,其中专业学位硕士占在校硕士生比例达61.7%;研究生创新创业团队获两届互联网+”大赛总冠军。

面向未来,浙大将围绕国家战略、行业发展等需要,持续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规模与结构。一是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充分挖掘产业、行业、企业等育人属性,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加快设置应急管理”“储能技术等二级学科,进一步将经济和产业优势转化为学科发展资源。二是在承担国家战略任务中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坚持学生、学者的双重培养定位,引导研究生积极参与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字号重大平台建设,让青春力量在长三角、雄安新区等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三是将研究生作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联动的生力军。推进基于创新的多元创业形式,依托紫金众创小镇等新型产学研平台,健全研究生参与传染病防治、清洁能源等集成攻关机制。

二、坚持全面开放合作,在协同育人中集聚全球优质产教融合资源

近年来,浙大始终坚持合作办学,在全球开放发展中不断扩大产教融合的朋友圈,现已与13个省级政府等成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与37所世界排名前50位的大学建立了实质合作关系,与西飞、阿里巴巴等一批企业开展了新型校企合作,形成了覆盖五大洲近200所高校的全球合作网络和以98个技术转移中心为节点的成果转化网络。

面向未来,浙大将继续统筹国际国内的产教融合资源,打造紧密的育人共同体。一是与头部企业合作探索新型育人模式。加快实践教学课程的校企共建步伐,完善校内+行业的双导师制,深入开展订单式”“项目制等新育人形式,为头部企业定制交叉复合型的工程硕士、博士联培班。二是促进校地之间的产教供需对接。邀请扶贫干部、抗疫英雄等先进人物参与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及时跟进对口支援等国家专项招生计划,推动研究生资源向国家急需领域倾斜,让研究生在物联网等未来产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三是面向全球建设高水平育人项目。实施海外实践计划,推动研究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加长周期实践活动,与世界顶尖工程院校开展“3+2”等联培项目。

三、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中形成现代化的治理能力

近年来,浙大将工程师学院作为产教融合特区,实施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专设专业学位管理机构等,先行先试了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卓越培养项目等,建设了数字金融等4家分院。

面向未来,浙大将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以体制机制创新驱动高水平产教融合。一是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统筹管理,升格专业学位培养管理机构,鼓励专业院系开展卓越培养项目,进一步增强专业院系的资源配置能力。二是优化工程师学院办学体系。在学校十四五总体布局中推进工程师学院创新发展,面向战略区域新设若干工程师学院分院;加快建设若干个高端特色的实训平台,着力打造专职实训教师队伍。三是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治理水平。完善工程交叉培养等专业学位评定委员会体系,优化研究生导师遴选机制,加强专业学位教指委建设,改革质量评价监督机制,进一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出口标准等。




牢记嘱托 培养中华民族脊梁

——全面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

贵州大学

百年学府贵州大学,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习近平总书记于201159日视察贵州大学,寄语青年学子奋发有为、自强不息,做中华民族的脊梁,贵州大学师生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淬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青年。

贵州大学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一,抓住一个根本,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始终

牢牢抓住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不断创新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方法,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着力构建学校党委统筹、职能部门统管、基层党委统抓、研究生导师指导、专兼职辅导员具体负责的五位一体研究生思政工作队伍体系;着力发挥导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督促导师全方位落实立德树人的职责要求,创新开展好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学校优秀硕士生导师”“优秀博士生导师等评选工作,营造尊师爱生的良好氛围;着力打造研究生开学季毕业季,坚持开展好以研究生新生军训为主要形式,以书记报告会”“校长第一课、专家报告会等为主要内容的入学教育,扣好研究生科研生涯的第一粒扣子;举办优秀毕业生成长经历分享会”“给导师手写一封信等毕业季系列活动,抓牢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

第二,注重两个引领,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

一是注重思想引领。建好思想理论学习和实践基地,发挥团委、研究生会、贵州大学研习社等研究生团学组织的引领作用,号召广大研究生自觉、主动参加学习实践;搭好思政活动阵地,举办好贵州大学高校青年·思想论坛”“研习沙龙”“研习诵,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站好网络思政高地,建立健全网络思政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好微信、微博、视频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传递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二是注重学术引领。营造浓厚学术研究氛围,举办好贵州大学硕博论坛”“好导师讲坛”“文科讲坛”“溪山论道”“溪山研道等研究生学术文化活动,强化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教育,引领研究生树立崇高的科学精神;建立健全研究生奖励机制,激发研究生创新创造潜力。

第三,建好三大平台,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

一是建好组织育人平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开展研究生宿舍党建,深入推动开展一栋楼一个总支,一层楼一个支部的宿舍党建工作,促进研究生党员在研究生宿舍区域发挥积极作用,继续开展文明寝室、党员示范寝等先进集体创建和评选工作,促进研究生党员在宿舍区亮身份、作表率、比贡献。

二是建好文化育人平台,提升研究生人文素养。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导研究生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着力构建贵州大学研究生溪山文化,重点打造研究生社团文化,推动研究生社团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与党同心、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行。

三是建好实践育人平台,锤炼研究生担当精神。将社会实践纳入研究生劳动教育范畴,继续开展好博士村长乡村振兴计划,号召和引领广大青年学子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在做好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和文化扶贫工作基础上,继续投身于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伟大乡村振兴战略行动中,以实际行动锤炼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

贵州大学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扎根西部,坚持把论文写在贵州大地上,努力培养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以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为指引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打造一流研究生教育

工业和信息化部

67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国防特色高校不断改革创新、奋发作为、追求卓越,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工业和信息化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致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精神为主线,认真落实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和孙春兰副总理讲话要求,指导所属高校加强双一流建设,着力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努力打造高质量、有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工信品牌。

一、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用红色基因铸魂育人。习近平总书记贺信中强调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以贯之地鲜明指出了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性问题。所属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根植红色基因,矢志为国防军工服务,铸就了忠诚报国光荣传统,到基层去、到国防科技一线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一届届学子的青春选择,每年有近1/2的博士毕业生、近1/3的硕士毕业生到国防科技工业一线建功立业。新时代,我们要进一步指导所属高校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研究生教育正确政治方向。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加强所属高校党的政治建设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探索适合研究生群体特征的理论学习制度,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校园落地生根。二是突出价值塑造。引导所属高校大力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的扎根东北、爱国奉献、艰苦创业的精神,把延安根、军工魂”“空天报国”“八百壮士等文化特质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统筹融合思政理论、学术素养、专业能力课程体系,推出一批由大先生主讲的特色课程,激励广大研究生厚植家国情怀。三是坚持示范引领。着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全面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广泛学习以工信楷模陈士橹、王泽山、刘永坦院士等为代表的先进典型,着力推动重大项目团队建立师生联合党支部,引领带动潜心教书育人、矢志科研攻关成为潮流。

二、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促进产学研协同育人。习近平总书记贺信中高度评价哈工大打造了一大批国之重器,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这是对哈工大办学贡献的最高褒奖,也是对国防特色高校办学模式和发展道路的充分肯定。所属高校始终坚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初心使命,主动为党分忧、为国担当,坚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双轮驱动,实现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机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属高校共获14项国家科技奖励一等奖,百余名研究生成为国家科技奖励署名获奖人。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所属高校共有50个学科点进入A类,其中11个获评A+。新时代,我们要指导所属高校不断深化科教融合、产教协同,始终把论文写在大国重器上、把智慧用在尖端装备上。一是坚持围绕特色强学科。立足航空、航天、船舶、兵器、核、军事电子等国防优势学科建设一流学科,面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需求发展新兴交叉学科,积极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充满活力的学科生态。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做论文。健全研究生深度参与国家重大专项、重大工程的机制,在解决问题中培养人才、在人才培养中解决问题。三是坚持聚焦行业促协同。推进军地、校企(所)联合培养博士,聚力打造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实施紧缺博士专项计划,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亟需的融合贯通。

三、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习近平总书记贺信中强调在教书育人、科研攻关等工作中, 不断改革创新、奋发作为、追求卓越,这是高等学校办学治校应有的时代品格,也是人才培养工作的行动指南。近年来,所属高校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统筹构建质量保障体系,突出创新能力培养,五维一体人才培养、研究生教育工场等多学科协同育人实践获评国家教学成果奖。新时代,我们要指导所属高校紧紧盯住培养体系、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多措并举、系统实施,推动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持续提升。一是深化培养模式改革。面向高精尖缺前沿领域,探索人才培养特区,优化培养方案,改进招生选拔制度,加强国际交流,严格过程管理和质量保障,积极探索提高质量的新机制。二是打造跨学科育人平台。打破学院、学科壁垒,构建宽口径基础、自主创新实践、跨学科协作的培养体系,有效提升研究生创新思维、综合素养。三是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突出贡献的价值标准,完善多维度支持体系,打造全方位服务平台,推动创新创业成为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加快双一流建设,努力打造更多国之重器、培养更多杰出人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关闭

Copyright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官渡二路139号 邮编:525000
制作维护:实验教学部 粤ICP备050088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