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欢迎光临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校友会

  •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回忆 >> 正文

    魂系教坛 心归学校

    发布时间:2014-10-24   作者:admin   访问次数:

    1954年学校创建时,就成立了化学教研组。由我担任组长,组员有朱本仁老师和实验员李英。在人手紧、地方小、资金缺的情况下,我们三人同心协力,在短暂的时间里就建起了一个化学实验室。当时化学教研组只负责普通化学一门课,在招生的第一学期就能按要求开出学生分组实验课,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化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学科。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与其他老师制订了一个《“三基”提纲》,“三基”即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要求老师在备课、讲课、辅导学生实验或作业批改每个教学环节均要紧紧围绕“三基”,使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后来调入的老师均按“三基”要求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周剑影、唐济美、吴铨、徐佩珍等老师,教学方法新颖,教学水平高,深受同行教师及学生的欢迎。当时组内教学研究气氛很浓,经常开展互相听课、公开教学、观摩教学等活动,力求教学方法精益求精。此外,我们化学教研组与当时的糖酒学校(后改为广州轻工业学校)的化学教研组结成教学研究的兄弟单位,经常开展互相参观、互相听课、互相探讨教学方法的活动,促进了双方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全组教师都按照要求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还想出很多办法去巩固学生所学过的基础知识。如有的教师采用课堂小测验的办法,即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用上课所学的知识做一两道题,批改打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的老师为了使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有更深刻的理解,采取了课堂上实验的办法(即在讲完理论后由学生亲手通过实验来验证等)。这些做法虽然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老师们均自觉地去干。

    在实验教学方面,老师们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增强动手能力为目的,加强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演示实验。老师们均很重视演示实验,除了课本要求之外,有些老师还增加了部分实验,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二是学生分组实验。老师从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抓起,逐个辅导,反复练习,直到掌握为止。当时教研组还做了一些改革,在期末复习时,将全学期的实验一套套摆出来,让学生自由去做,达到复习的目的。在当时这是一种新型的复习形式,受到学校领导的表扬。

    在全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化学教学的质量显著提高。在1962年全广州市中专统考中,徐佩珍老师的班级参加统考,荣获化学平均分第一名,为学校争了光。19658月石油部在北京举行教学比武大会上,吴铨老师荣获“优秀样板课”奖(优秀样板课占样板课的20%),这是一项很高的荣誉。

    化学教研组的老师平时团结互励 ,除了有良好的教风外,还有不怕苦不怕累、爱校如家、默默奉献的精神。1965年我校从广州迁到茂名期间,全组老师的表现便体现了这点。上千瓶化学试剂和上万件玻璃仪器的搬迁是十分困难的。为了减少损失,减少事故,我们教研组的全体老师和实验员均行动起来,从家里拿来报纸,从木工房搬来木糠。将一瓶瓶试剂用木糠藏好,将一件件玻璃仪器用报纸包好,装箱后再用绳子捆好。这项工作是老师们利用利用课余时间干了几个月才完成的。在那些日日夜夜里,同志们加班加点,完成这项额外任务,却没喝过公家一口茶,没领过一分钱加班费。为了使化学实验在搬迁后能及时开出,不影响教学质量,老师们感到多苦多累也值得。(曾计祥